东北动物7

家乡区县: 黑龙江省友谊县

天鹅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每年三四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五月间产下二三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十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库、水塘与河湾地方,也出现在湿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泽、海滩及河口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农田原野。20余只组成小群,排成“一” 字或“人”字队行,边飞边鸣。每年9月中旬南迁,常常6~8月在北方。

【配偶】

天鹅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繁殖,在华中及东南沿海越冬。每只天鹅保持着一种稀有的“终身伴侣制”。在南方越冬时不论是取食或休息都成双成对。雌天鹅在产卵时,雄天鹅在旁边守卫着。遇到敌害时,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敌,勇敢的与对方搏斗。它们不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帮助,平时也是成双成对,如果一只死亡,另一只也确能为之“守节”,终生单独生活。在自然界中,天鹅能活20~50年左右。

2 物种分类

天鹅天鹅属有7种和更多的亚种。5个种生活于北半球,均为白色,脚黑色;疣鼻天鹅有橙色的喙,喙基有黑色疣状突,颈弯曲,翅向上隆起;喇叭天鹅(C. cygnus buccinator)鸣声高亢远扬,喙黑色;大天鹅的指名亚种(C. cygnus cygnus)叫声粗杂,喙黑色,喙基黄色;比尤伊克天鹅(C. columbianus bewickii)体型较小,比较安静;扬科夫斯基氏天鹅(C.columbianus jankowskii)可能是比尤伊克氏天鹅的东方类型;小天鹅的指名亚种是啸天鹅(C. columbianus columbianus)发声和哨,喙黑色,眼周有小黄斑。喇叭天鹅曾一度濒于灭绝(1935年美国仅有不到100只),后来在加拿大和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里,数量已得到迅速的恢复,但1970年代中期,其数量亦不过2,000只左右。它是最大的天鹅,体长约1.7米,翅展3米,但体重较疣鼻天鹅轻。疣鼻天鹅体重可达23kg是最重的能飞的鸟类。南半球有黑天鹅(澳大利亚)和两种淡红脚类型(南美洲):黑颈天鹅(C. melancoriphus)不驯顺但美观,身体白色,头和颈黑色,喙上有明显红色肉垂;扁嘴天鹅(Coscoroba coscoroba)全白色,是最小的天鹅,可能与啸鸭(whistling duck)有亲缘关系。[3]天鹅是飞高冠军,高度可达9千米,能飞越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北迁,5~6月进行繁殖,巢多置于干燥地面上或浅滩上的芦苇丛间,每窝产卵4~7枚。[2]

【该属种类】

疣鼻天鹅 Cygnus olor
【别名】:哑天鹅,属于鸭科。

【特点】:大型游禽。全长约140厘米。体羽纯白,头部梢带棕黄色。前额具黑色疣突。嘴赤红色。脚深灰色。

【栖息】:于水草繁茂的河湾和开阔的湖面。以水生植物和水生小动物为食。繁殖期间筑巢于潮湿地,以水草茎叶等搭成平台状。每窝产卵5~7枚,青绿近白色。孵卵期及育雏期似大天鹅。

【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越冬。

【濒危信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疣鼻天鹅
黑天鹅
Cygnus atratus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雁形目->->->鸭科->->天鹅属->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澳大利亚珀斯又有黑天鹅的故乡之称

【动物简介】: 大型游禽。体长80~120cm,体重6000~8000g。全身羽毛卷曲,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腹部为灰白色,

飞羽为白色。嘴为红色或橘红色,靠近端部有一条白色横斑。虹膜为红色或白色,跗跖和蹼为黑色。

黑天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及其邻近岛屿。栖息于海岸、海湾、湖泊等水域。成对或结群活动。以水生植物和水生小动物为食。

黑天鹅
黑颈天鹅 Cygnus melancoryphus
黑颈天鹅,是天鹅家族五大成员之一,它不像大天鹅和小天鹅因周身雪白而显得神圣纯洁,也不及黑天鹅因身材好而感觉神秘优雅。除了长在颈部的羽毛黑而发亮外其余羽毛均为白色,这使得它们没有了其他天鹅那样的圣洁和神秘,却多了一种亲切和自然。

黑颈天鹅是世界上感情最专一的动物之一,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很多天鹅宁可孤独终老也不随便找个配偶了事,一旦结成连理夫妻非常恩爱,出双入对,相伴一生,他们一起觅食、休息、戏水,甚至在迁徙的途中,也前后照应从不分离;如果一只不幸死去,另一只会终日抑郁哀鸣,宁可孤单寂寞也不再另觅伴侣。黑颈天鹅非常顾家,双方共同抚养后代,所有禽类都是带自己的孩子跟在身旁游水,而只有黑颈天鹅是把宝宝驮在背上的,对小天鹅们疼爱有加。

黑颈天鹅
黑嘴天鹅 Cygnus buccinator
黑嘴天鹅是北美最大的原生鸟类,其体重和形态也是生活在地球上最大的水禽。全身洁白,鸟喙黑色,颈特长,在水中游泳时颈垂直朝上,头向前平伸,两翅紧贴两侧身上,身体前部沉入水中较多,后部较少,背部隆起,特别是在侧面观察更为明显。游泳轻盈而缓慢,起飞时两翅不断地拍打水面,两脚在水面奔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飞翔时颈向前伸直,两脚伸至尾下,全身除脚和嘴黑色外,其余全为白色。

黑嘴天鹅
大天鹅 Cygnus cygnus
体型高大(155厘米)的白色天鹅。嘴黑,嘴基有大片黄色。黄色延至上喙侧缘成尖。游水时颈较疣鼻天鹅为直。亚成体羽色较疣鼻天鹅更为单调,嘴色亦淡。比小天鹅大许多。 虹膜——褐色;嘴——黑而基部为黄;脚——黑色。 叫声:飞行时叫声为独特的klo-klo-klo声,但联络叫声如响亮而忧郁的号角声。 分布范围:格陵兰、北欧、亚洲北部,越冬在中欧、中亚及中国。 分布状况:繁殖于北方湖泊的苇地,结群南迁越冬。数量比小天鹅少。 习性:飞行时较疣鼻天鹅静声得多。

大天鹅
小天鹅 Cygnus columbianus
它与大天鹅在体形上非常相似,同样是长长的脖颈,纯白的羽毛,黑色的脚和蹼,身体也只是稍稍小一些,颈部和嘴比大天鹅略短,但很难分辩。最容易区分它们的方法是比较嘴基部的黄颜色的大小,大天鹅嘴基的黄色延伸到鼻孔以下,而小天鹅黄色仅限于嘴基的两侧,沿嘴缘不延伸到鼻孔以下。它的头顶至枕部常略沾有棕黄色,虹膜为棕色,嘴端为黑色,脚黑色。它的鸣声清脆,有似“叩,叩”的哨声,而不像大天鹅的象喇叭一样的叫声。

小天鹅
扁嘴天鹅 Coscoroba coscoroba
扁嘴天鹅身长90~115cm。翼展42.7~48cm;体重3800g~4600g;鸟喙长6.3~6.8cm;跗节9.2~9.4cm。扁嘴天鹅体羽白色,第6主羽端黑色,由于很贴近双翼,所以平时很难看见,但在飞行时则很明显。雁喙和脚红色。扁嘴天鹅的外观更像雁,没有天鹅那种黑色的脸颊,双性类似。雏雁的羽色混杂模糊,褐灰色绒毛。

扁嘴天鹅
3 外形特征

天鹅

鸟纲,鸭科,体型高大(155厘米)的白色天鹅。嘴黑,嘴基有大片黄色。黄色延至上喙侧缘成尖。游水时颈较疣鼻天鹅为直。亚成体羽色较疣鼻天鹅更为单调,嘴色亦淡。比小天鹅大许多。虹膜——褐色;嘴——黑而基部为黄;脚——黑色。叫声:飞行时叫声为独特的klo-klo-klo声,但联络叫声如响亮而忧郁的号角声。分布范围:格陵兰、北欧、亚洲北部,越冬在中欧、中亚及中国。分布状况:繁殖于北方湖泊的苇地,结群南迁越冬。数量比小天鹅少,飞行时较疣鼻天鹅静声得多。

天鹅是大型鸟类,最大的身长1.5米,体重六千多克。大天鹅又叫白天鹅、鹄,是一种大型游禽,体长约1.5米,体重可超过10千克。全身羽毛白色,嘴多为黑色,上嘴部至鼻孔部为黄色。它们的头颈很长,约占体长的一半,在游泳时脖子经常伸直,两翅贴伏。由于它们幽雅的体态,古往今来天鹅成了纯真与善良的化身。

天鹅体形优美,具长颈,体坚实,脚大,在水中滑行时神态庄重,飞翔时长颈前伸,徐缓地搧动双翅。迁飞时在高空组成斜线或"V"字形队列前进。其他水禽无论在水中或空中行动均不如天鹅快速。天鹅以头钻入(不是全身潜入)浅水中觅食水生植物。游泳或站立时,疣鼻天鹅(C. olor, 即哑天鹅)和黑天鹅(C. atratus)往往把一只脚放在背後。天鹅雌雄两性相似。能从气管发出不同的声音。有些种类的气管在胸骨内呈襻状(如同鹤类一样)。

称为哑天鹅的疣鼻天鹅(最少发声的种类),也常嘶嘶地叫,或发出柔和的鼾声或尖锐的呼噜声。除繁殖期外,天鹅成群地生活。它们结成终生配偶。求偶行为包括以喙相碰或以头相靠。由雌天鹅孵卵,平均每窝产卵6枚,卵苍白色不具斑纹。雄性在巢附近警戒;有些种类雄性亦替换孵卵。在击退敌手後,天鹅像大雁那样发出胜利的欢叫声。幼雏颈短,绒毛稠密;出壳几小时後的幼雏即能跑和游泳,但双亲仍精心照料数月;有些种类的幼雏可伏在母亲的背上。未成年鸟羽毛灰色或褐色具杂纹直至满两岁以上。第三年或第四年才达性成熟。在自然界中,天鹅能活20年到50年以上。

4 栖息环境

天鹅

天鹅分布在格陵兰、北欧、亚洲北部,越冬在中欧、中亚及中国。

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每年三四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五月间产下二三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十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

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库、水塘与河湾地方,也出现在湿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泽、海滩及河口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农田原野。

5 生活习性
天鹅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繁殖,在华中及东南沿海越冬。每年9月中旬南迁,常常6~20余只组成小群,排成“一”字或“人”字队行,边飞边鸣。

天鹅保持着一种稀有的“终身伴侣制”。在南方越冬时不论是取食或休息都成双成对。雌天鹅在产卵时,雄天鹅在旁边守卫着。遇到敌害时,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敌,勇敢的与对方搏斗。它们不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帮助,平时也是成双成对,如果一只死亡,另一只也确能为之“守节”,终生单独生活。

天鹅是飞高冠军,高度可达9千米,能飞越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

6 分布范围

天鹅

天鹅属在除非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野生种或亚种分布。白色的四个种分布在北半球,统称为白天鹅或北天鹅(northern hemisphere swans)。黑色的黑天鹅分布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等地,黑颈天鹅分布于南美洲,他们与另一个属的扁嘴鹅(Coscoroba coscoroba)合称为南天鹅(southern hemisphere swans)。

天鹅分布在格陵兰、北欧、亚洲北部,越冬在中欧、中亚及中国。分布状况:繁殖于北方湖泊的苇地,结群南迁越冬。数量比小天鹅要少。 习性:飞行时较疣鼻天鹅静声得多。

 

 

小金666(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