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峰是我们乡村本土小有名气的风景区,到山顶去拍夕照和朝霞,顺便到寺庙里过夜,远离喧嚣的红尘片刻,这是我今年暑假的一个夙愿。且那里和我所在的学校距离不过10里路程,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愿望,我也空留遗憾。
一眨眼,暑假过完了,开学一月后,迎来了七天的国庆黄金假。想想咱这教师行业,除了富有的时间外,再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旅游只能到一些经济实惠的地方观观光罢了,倒也不失为上策。因此,梦想中闪现了无数次的仙女峰,就这样顺理成为我“十一”的必去之地。
同事们大都走马观花式看过仙女峰,再去邀请他们同往,无疑是自讨没趣,况且这是没有任何收益的事情,远不如麻将字牌来劲。我只邀请到两位老师的孩子作伴,骑着摩托车出发了。
国庆日的天空灰蒙蒙的,似乎有小雨的味道,沿途因为节日的缘故,开始热闹起来,多为放假回来的学生娃娃,为寂静的村庄平添了几许生气。经过20多分钟的奔波之后,我们到达了仙女峰山脚下的仙麓亭,这时,茶亭里已经聚集了好些人,都是学生模样,叽叽喳喳的,像漫天的鸟群。好像听到桂花某个小学还专门组织学生来的,只有一个戴眼镜的男教师带队,而门外坐着四个个子比较高的女孩子,一打听,原来是行知中学的,第一次利用假期来游山。
稍作休息后,我们便都一见如故共同去登山。我已有好几年没来这里了,仙女峰的山路大有改观。从山麓开始,就一直是水泥铺就的石级台阶,过去的三十六弯,现在有点像登临泰山的“之”字样,沿途还专门为那些信男善女修建了烧香拜佛的香炉,到处是纸钱灰以及游人丢弃的瓶壳,看来这旅游点平时游客真不少!感到惊讶的是,在途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位背着工作袋的老人,他神情平静,目光深邃,有智者风范,不急不慌的,笑吟吟地登山。
只需要40多分钟的攀爬,我们就到达了仙女峰顶,远远地看见“紫华庵”,就像传说中的仙女一样,宁静地守侯在山颠,古香古色的山门,上书“紫阁横空邀明月”“华峰叠嶂卧白云”的对联,右侧有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赫然而立。
一个很胖的和尚从庙宇里走了过来,他用纯正的普通话说,每人进庙要交纳门票,大人两元,学生一元,还特意指了指墙壁上的告示。交了钱,进门来,寺内洁净如洗,大殿上供奉着好多尊菩萨,香烟缭绕,似乎来到了另一方天地。我们一齐登至山顶寺院栏杆前,远远眺望,村庄、田野、山林以及羊肠小道尽收眼底,山岭起伏连绵,仙气腾达。也许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天空依旧阴沉,能见度不是很远,但模糊的景象又是一番滋味。刚才还大汗淋漓,现在只觉得阴风飕飕,凉气逼人,山下山上两重天!
学生娃娃们一齐拥挤进局促的寺庙,仙女庵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大家都抱着游玩的心境而来的,就到处转转,摸摸,看看,对着山下大声吼叫,仿佛英雄一般。然而,无论你怎么喊叫,怎么吵闹,山依旧是山,不做任何回应,就像那些与世隔绝的境外高人。只有那位后来的老人,他默默地来到顶峰,又默默地坐到栏杆边,默默地远眺。
在峰顶呆了不到半小时,我们又相约下山。因为在狭小的仙女峰顶,除了远眺风景外,实在找不到停留的理由,也许大家只不过都是来寻找“悠闲”的片刻吧。
在我们回程的途中,山下仍有络绎不绝的游客上山,桂花、桥头河的学生居多,也有前来烧香拜佛的,还有妇女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哩。当我们走到山麓茶亭的时候,还可看见学生娃娃满头大汗又兴致勃勃赶赴上山,也许相对于那些并不富裕的人来说,登游仙女峰是我们这里的人最好的旅游吧。只需花上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与现实不同的一个地方,“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才花上半天功夫,我也就了却一个夙愿,翩翩如蝶,回想起来,恍然从梦里归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