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1.2万公顷,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湿地条件优越,其地形、气候、水体、食源等黑颈鹤定栖的青海诺木洪芦苇沼泽、玉树隆宝滩、高原草甸沼泽和云南中甸纳泊海高山湖泊沼泽等条件近似,是适于黑颈鹤栖息越冬的仅存不多的场所。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包括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各种珍稀鸟类,草海湿地生态系统,以黑颈鹤为代表的多种珍稀濒危水禽等。
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以草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并列为贵州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成立保护区管理处对保护区进行管理。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地理环境
位置
道通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贵阳以西360公里,威宁以西威宁县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4°12′—104°18′,北纬26°49′—26°53′之间。
地质地貌
从地质构造来说,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黔西山字型西翼反射弧,威宁水城大背斜向北弯曲的顶端部位。从地貌上看,草海自然保护区为起伏急剧的高原中山狭谷,且成阶梯状的高原山原地貌。草海盆地的地形趋势,西、南、东三面较高。自盆地中心向北逐渐降低,成为草海湖盆的泄水方向。草海湖盆周围属高原缓丘(溶丘),地形平缓开阔,地面起伏极小。由湖盆向外,地貌为高原丘陵盆地,地面起伏较大。
气候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温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约950毫米,年平均气温10.5℃,平均相对湿度79%。保护区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湿润、冬春干燥,干湿季节明显,干季11月~第二年4月,湿季5月~10月,低湿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均温为10.6℃,年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相对湿度80%。
土壤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划分为黄棕壤、沼泽土、石灰土和石质土四个土类。其中,耕地土壤有黄灰泡土、黑灰泡土、火石灰泡土、黏质灰泡土、小黄泥灰泡土、大黄泥灰泡土、岩灰泡土、灰泡黏土等15个土种。
水文
草海属长江水系,是金沙江支流横江的格泽河的上源湖泊。草海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是地下水补给。草海湖集雨面积120平方千米,年汇水量约800~900万m,水资源极为丰富,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汇入草海的河流有卯家海子河、东山河、白马河和大中河等小河流,它们大多数是发源于泉水的短小河溪,其流量随降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动。
草海湖正常蓄水面积为19.8平方千米,正常水位2171.7m,最大水深5m。受降雨影响,草海湖水域面积因季节而发生变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