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乐山峨眉武术节

家乡区县: 四川省峨眉山市

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林人士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和展示平台,向世人展示峨眉武术的博大精深,弘扬中化武术文化。

2007年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举行首届比赛以来,2011年8月已经是第三届。峨眉武术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和传承,形成了“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独特风格,与少林、武当并称中国三大武术流派,堪称中华武术文化的瑰宝。

峨眉武术背景

峨眉武术,顾名思义,是以峨眉山为基点,创造和衍生的武术。指产生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武术的总称。峨眉武术发祥于峨眉山,发展至今,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已成为四川武术的代名词。峨眉武术,作为目前中华武术重要流派一支,其特点是广泛采纳众长,内容博大精深,成为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颗灿烂辉煌的明珠。

源自峨眉山的峨眉武术经过峨眉山的道、儒、佛等宗教文化、武术文化的相互融合、渗入和斗争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它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既具佛门禅功,也含道教气功,是中华武术之一大瑰宝。峨眉武术既重视内气的修炼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而慢,快慢相间,似柔而刚,刚柔相济,即内外兼修。峨眉派武功,特别注重“武德”、“仁术”、“养气”,要求练武之人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提倡练武以防御保身为主,作为抗暴、图存的一种自卫手段,正告练武者要有人道主义精神和浩然正气。目前,峨眉武术共有68个门派,2638个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和技击项目,峨眉武术也因其起源早、拳术种类多、文化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古老、精深、丰厚的巴蜀文化而成为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经过当代峨眉人的保护和弘扬,峨眉武术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堪称中华一绝。 目前,全世界已有几十个国家的民众在习练峨眉武术,对峨眉武术情有独钟。

本届武术节分为赛事活动、文化活动、旅游活动三大板块。其中,赛事活动为武术节重头戏,包括传统武术比赛、“金顶论剑”活动等。传统武术比赛分国际组、国内组进行个人项目、对练项目、集体项目的比赛。

“金顶论剑”活动中,国内的武术名家、优秀的武术爱好者将在峨眉山金顶,向广大游人展示中华武术优秀拳种。

大赛赛制(2011年为例)

(一)个人项目。

1、传统拳术。

拳术类: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其它传统拳术。

太极拳类: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42式太极拳、其它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等规定套路均为传统项目。

南拳类:咏春拳、五祖拳、蔡李佛、虎鹤双行、地术拳、其它南拳。

2、传统器械。

单器械:刀、剑、棍、枪、朴(大)刀、扇子、匕首、鞭杆、杖、棒、拐、铲、叉、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南刀、南棍、其它器械。

双器械:双刀、双剑(含长穗双剑)、双鞭、(含刀加鞭)、双钩、双匕首、双鈅、其它双器械。

软器械:九节鞭、双节棍、三节棍、流星锤、绳镖、其它软器械。

(二)对练项目:

徒手与徒手、徒手与器械、器械与器械对练。

周小米(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