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记忆——嘉阳小火车

家乡区县: 四川省犍为县

四川乐山市犍为县大山深处的嘉阳矿区,每天都能听到“呜---呜----”的汽笛声,一列古老蒸汽小火车,用它特有的方式显示着自己的存在:蒸汽式动力、窄窄的铁轨,满是煤灰的司炉、每小时只能跑20公里以及全手工操作,岁月仿佛回溯到了18世纪。铁轨上的历史
1765年,瓦特先生在遥远的欧洲大陆发明了蒸汽机之后,世界开始提速,原来依靠风力、水力、畜力来转动的很多机械设备被蒸汽机逐渐代替。
蒸汽机是当时工业时代的核心,它的出现成为工业文明的标志。几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由工业时代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仅从动力机械来说,已从蒸汽机发展到了磁悬浮时代。当蒸汽火车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淡出江湖,成为一种久远的记忆时,四川省犍为县的嘉阳小火车却还在运营,成为现存的唯一的客运小火车。
到达犍为县跃进镇嘉阳小火车车站,有一种隔世之感。嘉阳小火车的起始站是石溪镇,一个丘陵山区的普通小镇,近些年来因为小火车的诱惑,世界各地的人们次第到来,车站成为人头攒动的舞台,相互观望,互为景观。大众的目的简单明确,为的是一睹两百多年前的发明,探访小火车铁路沿线的生活状态。这条铁路的终点站是黄村井站(最初火车的起点站),一个当年有名的煤矿出口,铁路最初是运送原煤的运输线。当黄村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停止产煤之后人们才发现,全长19.8公里铁路沿线的居民已离不开这条窄轨铁路——它是唯一进出的交通工具,停还是行成为了一个焦点。当一条崎岖的乡村公路艰难地爬进了芭沟时,公共汽车最终没有替代这条摇摇晃晃的小火车。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通小火车之后,人们早已和它融为一体,赶集、婚丧嫁娶、走亲访友……都一一刻上了小火车的烙印。
关于这条铁路和煤矿,当地人非常自豪。1938年,当日寇的铁蹄在东部中国横行之时,国民党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大批军工和民用企业也纷纷内迁,国内知名人物翁文灏、孙越崎先生创办了“嘉阳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早期的煤炭运输是沿着芭沟的峡谷到达马庙(芭马铁路),全长6.5公里,当时为600毫米的窄轨铁路,没有蒸汽机车全靠人力推动小车到达马庙的马边河码头转运出去,为当时的抗战生产提供了很多能源用煤。解放后,生产力有所提高,加上马边河水库的兴建,芭马铁路受到了影响,1958年修建了这条芭沟-石溪镇的铁路,至今仍在安全运行之中。

 

 

周小米(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