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申报的丹剧,近日被确定为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被建议申报首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丹阳戏曲研究员做出对丹剧的保护措施:
1、组织人员,研究丹阳方言,开展规范丹剧舞台语言的工作。
2、迅速安排人员,下乡采集盲艺人的说唱视频、音响资料。不仅是音乐,他们有许多师传的唱本,是剧本创作的极好借鉴。
3、整理、汇总丹剧团成立以来,创作、移植、改编的剧本和音乐乐谱,特别是音乐乐谱,以便进行唱腔分类,建立基本调系统。
4、选拔优秀的青年音乐人才,深入扎根到剧团,负责地、认真地、全身心地挑起丹剧音乐继承和发展的重担。
丹阳戏曲研究员呼吁社会关注丹剧:
不一定每个丹阳人都应该熟悉丹剧,言必谈丹剧是不现实的,也是可笑的。但媒体频率较高地、不时把丹剧拿出来晒晒太阳,至少让丹阳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倒是丹阳媒体应尽的义务。
有人说,是不是也成立个像吕凤子学术研究会般的“丹剧研究会”,其实大可不必。一者,已经有一个专门研究丹剧的“丹剧研究所”了。再说,更有那聚集了众多戏剧家的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作为丹阳的戏剧曲艺家协会,肯定会把精力重点投放在“丹剧”(戏剧)和“啷当”(曲艺)的研究上的。 有多少个县(县级市)能拥有自己独有的剧种?这正是丹阳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写照。大家出把力,丹剧的振兴,是指日可待的。能为我们共同生活的这方水土造点福,也是感到欣慰的一件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