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瑶里

家乡区县: 景德镇昌江区

 瑶里(镇), 地处东经 117 ° 33′45〃—117 ° 33′56〃,北纬29 ° 30′32〃—29 ° 30′33〃, 位于皖赣两省、四县(安徽祁门、休宁、江西婺源、浮梁)交界处,地处两湖(鄱阳湖、千岛湖),六山(黄山、九华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连线交点位置,距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市区 50公里。 1994年8月24日撤乡置镇。现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13000人,均为汉族。辖区面积192 . 1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2 .5 万亩,耕地 1 . 4万亩。瑶里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 20℃左右,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4%,有“天然氧吧”之称,境内存有国家一二级珍稀植物南方红豆杉、银杏、鹅掌楸等各类植物95科、256属、648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黑麂、娃娃鱼、狗熊等各类动物100多种,地势高峻,峰峦起伏叠嶂,平均海拔400米以上。尤其瑶里东北部分布着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近20座,东端的五股尖主峰海拔1618米,是赣东北最高峰。境内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2 景点简介

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瑶里位于举世闻名的瓷都东北端,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是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景区四季气候宜人,森林茂密,覆盖率达94%以上。区内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树、香榧树、金钱豹、娃娃鱼等国家珍稀动植物180多种。境内最高峰五华山海拔1618.4米,是景德镇昌江的东河源头。瑶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西汉长沙王吴芮、南宋开国侯李椿年、清朝工部员外侍郎吴从至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和邻里。开国元帅陈毅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并领导了新四军改编。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是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绿色仙境。她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融历史与民俗为一身,是旅游休闲、访古修学、寻幽探奇的绝佳之地。

3 陶瓷文化
瑶里境内山高林密,盛产制瓷原料—高岭土,虽经数百年采掘,至今仍蕴藏丰富。其境内高岭村是古代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十八世纪初, “高岭”之名传播国外,成为国际黏土矿物学通用术语——“高岭土”的命名地。宋元之际,由于高岭土使用价值的发现,导致了景德镇瓷业“二元配方”制胎法的产生,使景德镇瓷器由低火度的软质瓷转变为高火度的硬质瓷,极大地提高了景德镇瓷器的质量,开创了景德镇瓷业的新纪元,从而确立了景德镇瓷都的地位,铸就了瓷业的辉煌。高岭孕育了瓷都,瓷都把高岭推向了世界。高岭引起了世界陶瓷界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接踵而至,他们追踪溯源,寻幽探秘,著书立说,让世人对高岭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执着。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不仅是陶瓷考古工作者们研究古陶瓷原料的圣地,而且是人们假日休闲的理想去处。在这里,您可以沿着绵延数十里麻石铺砌的古山道,探寻散布山间的古矿坑,攀登险象环生的金鸡石,也可以凭立在那依山临水的聚秀亭,观赏那状若游龙的龙口瀑布和形如华盖的古樟林。高岭深厚的文化底蕴,壮丽的自然风貌,淳朴的乡间民俗,定会让您流连忘返!

瑶里制瓷业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唐朝中叶。瑶河(瑶里的母亲河)贯穿全境,水运便利,加之徽州古道穿境而过,水陆运输齐备。此外,境内黄山松、金钱松遍布,是上等的窑柴。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颇具规模的瓷业生产,宋、元、明时期达到顶峰,是景德镇古代三大窑区之一,形成千余年的制瓷历史。瑶里境内先后设置过众多窑场,至今留有大量的窑业遗存物,其中绕南栗树滩堆积物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断面特征的遗址,烧制年代约在唐代中期至明代中晚期之间。瑶里瓷业当时以生产陶瓷原料为主,加工民用日用瓷为辅,其中得尔坝瓷石及其加工而成的釉果是景德镇主要的陶瓷原料,民间流传有“高岭土、瑶里釉”的谚语。此外,这里还专为明太祖朱元璋建造皇宫烧制过琉璃瓦,开创了景德镇瓷业生产建筑用瓷的先河。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按照以旧修旧的原则复建了釉果手工作坊、陶瓷手工作坊、龙窑遗址、水碓小世界等陶瓷文化遗址,让人们可觅远古瓷韵,感悟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古代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

4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瑶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瑶里自然景观与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等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的事物,很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当然,瑶里当地的自然景观由于旅游开发已经受到了人类相当程度的影响。本文所指自然景观亦包括自然风景区。

瑶里自然景观的主要代表是汪湖风景区和梅岭地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瑶里古镇及其他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附近的自然景观因受人类影响明显,不做说明。

汪湖生态游览区是瑶里自然景色绝佳之处。原始森林茂密幽静,物种繁多,林内栖息生长着百余种野生植物,有“植物王国”之美称。因大自然造化而形成的天河谷,潭幽谷深,诡异神奇,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南山瀑布位居风景秀丽的南山之巅,由数段瀑布组成的瀑布群,全长四百多米,主瀑宽逾七十米,落差六十余米,宛如玉带悬空,飞虹高挂。徜徉其间,会使您忘却尘世的忧烦,得到心灵的净化。

[原始森林]

气候湿润,植被完整,从阔叶林到针叶林,从藤蔓乔木到花草矮林,色彩斑谰、层次分明。共有木本植物95科、256属、648种,胸径50厘米以上树木达600多株,平均树高30余米,最大古木胸径可达136厘米,高45厘米。关于原始森林一直流传着“杀子禁树”的传说。

[天河谷]

位于原始森林的背后,她集山、水、岩景为一体;聚险、奇、峻秀于一身;汇四季景色变幻为一时。主要景观有盘谷开天、日月潭、神鲤潭、神龙井、神龟偷酒等。途中每隔一段便建有亭驿,供游人拍照休息。

[南山瀑布]

位于汪湖的高际山下,是一个跌水瀑布,主要由主瀑、石花瀑、飞龙瀑、飘锦瀑组成,四瀑景致瀑不同。瀑布群全长400余米,总落差220米,内有缓坡、有断岩、山体岩石通体光滑完整,四周毛竹林密集,众多奇石出露。其主瀑南山瀑布宽有二十多米,落差一百多米,真是“岩同干仞、瀑布飞流、声如霹雳、势如云霞”。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也是牵丝垂链,且刚中带柔,别具风采。

[梅岭峡谷]

全长数公里,直达汪湖生态浏览区,整条峡谷掩蔽在浓浓林荫下,峡谷中怪石嶙峋,还有多处澡潭。

[蝶恋谷]

环境幽雅,据说因为这里滋生爱情磁场,有情人到这里会被这浓浓的情意所陶醉而生化学反应,他们的爱情也会在青山绿水的见证下坚贞不渝,海枯石烂。

上面介绍的瑶里自然景观具有典型的美学价值,具备了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等。湖水,溪流,河湾等水文景观,与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产生了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山水在自然构景中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瑶里地区的自然景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地表自然景观对人类至关重要,而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要直接或者间接的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而自然景观就是自然环境的具体形式和典型代表。自然景观同人文景观一样有历史的,现今的自然景观已经不同于历史时期的自然景观原貌。瑶里的自然景观既具有普遍性,即要热带中部地区的气候、植被水文等特点,又具有特殊性,也就是不同于其他地方,有非凡性特点的地方,这是姚立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因此瑶里纯粹的自然景观已经不多,本文更多的是从自然景观的旅游商业意义上去讨论,就是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到,瑶里当地的自然景观具有比较鲜明的探险、游乐、疗养、猎奇等性质的旅游意义。自然景观还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由于我们去的时候是夏季七月,只有十天的时间,所以瑶里自然景观的季节性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表面上没有比较清晰的、直观的感受。但是地域性还是能够体现。从往返乘车途中的观察看,地域性是比较明显的,哪怕是与相邻的黄山市比较。如果大家返程回上海的途中留心窗外的风景,着一点就不难看出。

5 人文景观
与自然景观相对应的是文化景观 ,他们是人类的文化在地球表面的印记。文化景观是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的性质加以创造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文化景观必须与文化现象相区分,文化景观必须是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但是从旅游的角度,我们说人文景观,于是我们将人文景观细分为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等。瑶里古镇区是瑶里人文景观的典型代表,当然本文所指的人文景观还包括瑶里其他地区的景观。

瑶里瓷茶古镇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从西汉建镇开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里荟萃了明清古建筑群和革命旧址等众多人文景观。古镇南踞象山,北卧狮山,一条逶迤清亮的瑶河贯穿东西,沿河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百幢明清古建筑,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信步在古镇青石铺就的街巷中,会使您仿佛走进了明清社会的历史画卷。

[明清商业街]

是徽饶古商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三部分。整条街共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大部分保存得非常完好。窑里曾有民谣这样描述这条街:“上街头,下街头,街长不见头;丝绸缎,糖醋油,店面八百九”,生动的再现了唐诗中“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盛世景象。

[程氏宗祠]

又名“惇睦”堂,背靠狮山,面临瑶河,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道光年间重新整修过。由于风水的缘故,其建筑风格不同于其他祠堂,上、中、下三堂的朝向各不相同。建筑内砖雕、石雕和木雕的题材丰富、玲珑剔透、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一九三八年初,开国元帅陈毅同志来瑶里主持新四军改编,曾在祠堂内召开抗日动员大会。

[狮冈胜览]

建于清代,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徽派合院式民居建筑,融高雅、简洁、富丽为一体,整个建筑精美如诗。内部的梁门、窗上有一百多幅木雕,题材均取材于中国古代名著和戏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宏毅祠]

是吴家祠堂的分祠,是吴氏分支进行祭祀祖先和从事其它宗族活动的地方。一九三八年初,参加瑶里新四军改编的红军游击队曾驻扎此地,进行文化和纪律教育。现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青留(2015-05-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