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概况(一)

突泉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一带,清初,属蒙古科尔沁部领地。清末,1909年(清宣统元年),于醴泉镇设置醴泉县。隶属奉天行省洮南府。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1月,因与陕西省醴泉县重名,奉令更名为突泉县,县址改称突泉镇。同年6月,隶属奉天省洮昌道。1929年2月,废止道制,改由辽宁省(奉天省改称)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奉天省,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管辖。1937年3月,又改称醴泉县。1943年10月,划归兴安总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突泉县名称,划归嫩江省管辖。1946年3月,划归嫩南行政区;5月,复归嫩江省;6月,改隶辽吉行政区。1947年1月,划归辽北省管辖。1949年5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隶属兴安盟。1954年5月,改隶呼伦贝尔盟。1960年1月,撤销突泉县,并入科尔沁右翼中旗。
1962年10月,恢复突泉县。1969年7月,划归吉林省管辖,隶属白城地区。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隶属呼伦贝尔盟。1980年10月,改隶兴安盟。突泉县
行政区划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2852人,其中: 突泉镇 52839、六户镇 20964、东杜尔基镇 23768、永安镇 15900、水泉镇 20439、宝石镇 23534、溪柳乡 15520、太东乡 20690、学田乡 19323、巨力乡 12025、哈拉沁乡 10000、九龙乡 14992、太平乡 22773、太和乡 17118、牡尔基农场虚拟乡 2968。
某年突泉县行政区划一览(辖6个镇、3个乡:突泉镇、六户镇、东杜尔基镇、永安镇、水泉镇、宝石镇、学田乡、九龙乡、太平乡;国营农场)(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突泉镇:辖 兴安、建设、光明、康乐、民主、幸福、新华、华丰、利民、利群、胜利、团结、振兴、向阳、幸达、光辉、康宇、利宏、新立、民益20个居委会;小城、北厢、南厢、工农、新生、城郊、宏发、新城、城关、福胜、红星11个行政村,与前溪柳乡所辖 新发、常发、溪柳、大营子、红卫、立新、永保、黎明、永胜、柳河、平新、常青、平原、平川、前进15个行政村,与前太东乡所辖 东方红、兴龙、东发、东镇、东信、东福、建国、东录、三联、东合、双山、创业、长安、东胜、东城15个行政村,与前太和乡所辖 太和、和胜、和付、和丰、和宝、和安、同心、三家子、和兴、榆树10个行政村。
学田乡:辖 三合、金星、河东、太平庄、尖山、大保、利民、平安、西沟、学田、洪泉、常乐、胜利、永平、解放15个行政村。
九龙乡:辖 九龙、莲花、新风、永丰、长春岭、东兴、十家子、九福、九顶、黄花、兴安、龙门、吴家店13个行政村。
太平乡:辖 五星、赛银花、五三、新龙、大青山、前青山、白庙子、四海、东升、马吉拉湖、太本、兴隆山、福利、福兴、三沟、东风、前常、核心、曙光、晨光、新兴21个行政村。
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仑春等民族。
六户镇:辖 繁荣、文明2个居委会;六户、新合、兴安、中心、红旗、永范、永合、永华、东平、向阳、兴泉、兴发、先锋、钢铁、共合、双兴、双合、永祥、巨力、巨昌、巨合、巨兴、合心、大屯24个行政村。
东杜尔基镇:辖 兴华街居委会;大友、六合、五一、杜荣、裕民、太平、杜祥、杜胜、幸福、红光、光明、和平、西山、加拉嘎、保安、保全、东泉、明星、五四、杜尔基20个行政村。
永安镇:辖 永发、敖牛、永德、永常、永安、永乐、永久、永巨、四家子、巨有、靠山、新力、杜乐、杜兴、哈拉沁15个行政村。
水泉镇:辖 水泉、兴胜、合发、龙泉、龙胜、团结、联合、光辉、东小泡子、德泉、永泉、胜泉、胜久13个行政村。
宝石镇:辖 宝石、查干楚鲁、宝力、宝林、宝龙、宝合、宝田、宝丰、宝城、宝胜、宝乐、东沟、宝山、宝范、蛤蚂甲、宝兴16个行政村。
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仑春等民族。

baixiaoying0601(2015-05-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