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家乡区县: 东莞市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瑷珲条约》
1858年5月
中俄
1、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
2、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6日
中英
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
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
《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7日
中法
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天津条约》
1858后6月13日
中俄
1、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
2、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许俄国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
4、日后中国若给其它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天津条约》
1858年6月18日
中美
1、美国公使驻北京。
2、增开潮州(汕头)、台南通商。
3、扩大最惠国待遇等。
《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4日
中英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3、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1]
《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
中法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
3、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1]
《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
中俄
1、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至海的大片中国领土划给俄国;
2、规定蒙、新西北边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
3、开放喀什噶尔为商埠等。
大片领土被割让

1856年,趁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俄国公使普提雅廷与清政府谈判边界问题。1858年5月,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
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之际,以武力强迫清廷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中国北方国土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中国北方国土[28]
中俄《瑷珲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予俄国,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中俄共管。[27] 另一方面,俄国伺机介入调停,普提雅廷先于英法美三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沙俄利用英法侵华联军攻占北京的军事压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由清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共十五款。主要内容为:
(1)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 “顺山岭、大河之流及清朝常驻卡伦等处”为界,根据这一规定,于1864年签订 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3)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今外蒙古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官。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俄国新任驻华公使伊格那季耶夫以“调停有功”为由,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14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同时,俄国还将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把历来属于中国的山河湖泊和设在中国境内的卡伦指为分界标志,为更多地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根据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yewenli2629(2015-05-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