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业生产总值1950年仅0.11亿元、1978年0.62亿元、1990年达1.21亿元,总量很小,经济不发达,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生产总值四分之三以上。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3亿元,2003年开始经济发展加快,国内生产总值达14.7亿元,2004年达20.6亿元。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5.0亿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19.2%;财政收入完成3.36亿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55.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7亿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10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606元,比2002年年均递增3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200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13.87%。
财政金融
1951年,财政收入26万元。60年代财政收入年均200万元左右,其中农业税占60%;70年代财政收入年均300万元左右;1990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1076万元。2000年达3000万元。“九五”期间财政收入一直徘徊在0.2~0.3亿元之间,财政支出1亿元以上。二00一年财政收入0.22亿元,财政支出1.28亿元;二00二年财政收入0.31亿元,财政支出1.56亿元;二00三年财政收入0.8亿元,财政支出2.28亿元;二00四年财政收入1.82亿元,财政支出2.78亿元;二00五年财政收入3.36亿元,财政支出3.97亿元。
全县共有农行、工行、农发行、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5家,营业网点37个,其中,农行4个,工行2个,农发行1个,信用社28个,邮政储蓄2个。2005年底,各项存款74168万元,其中个人存款47632万元,各项贷款41534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