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主峰——白马尖

家乡区县: 湖北省英山县

大别山的最高峰(主峰)称为白马尖(海拔1777米),次主峰叫多云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是天河尖(海拔1755米),三峰成品字型三足鼎立。其中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800米,白马尖和多云尖都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天河尖在安徽省安庆市境内,与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约1000米。大别山主峰附近的主要山峰的名字很有特点,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均以“尖”命名,据说与宗教里对天的向往和崇拜有关。
大别山主峰所以称作白马尖据说和佛教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刘庄为铭记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中国传播佛教,在洛阳兴建了白马寺,也称为佛教中国第一古刹,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通常寺庙的选址不是在山上就是在海边,以表达僧人远离尘市、养心修行的精神追求,因内陆人口远多于海边,所以依山而建的寺庙要远远多于临海而建的,久而久之人们也习惯地认为寺庙是应该建在山上的,从而也有了所谓“山无寺则无名,寺无山则不灵”之说。由于白马寺所建的地方是由汉明帝所定,且是中华第一佛寺,并未遵循依山而建的常规,因此白马寺建成后印度高僧只好设想在中华大地的南方找一座山,作为理想中和白马寺想依而建的山,虽山寺分处二地,但由于佛法无边,只要取同名虽遥相顾盼但实为依山而建,这样更有利于在中华大地上弘扬佛法。印度高僧认为,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长江,因此如果白马寺建在黄河流域,白马山理应在长江流域,于是印度高僧以金瓶掣签方式甑选与白马寺的同名山,掣签的结果是此山就应该位于白马寺东南方、山呈东南往西北走势对着白马寺方向,按此选山的标准,唯有长江淮河分水岭的大别山符合,于是命名大别山主峰为白马尖,其所以称为尖而不是山,一者是因为大别山已经为山,而它的最高峰再称为山有大小高低不合理之不顺,如称作峰则因山峰之称呼太多少未免俗套而于白马寺不配,此外为了表达佛教对造物的苍天的膜拜,用尖则更为贴切,因此就取名为白马尖,从此以后就有了“北有白马寺,南有白马尖”一说。
大别山次主峰多云尖海拔1763米,相传到了唐朝时有高僧为了在大别山进一步弘扬佛法,就选中了和白马尖仅800米直线距离的多云尖建寺庙,并取命名为多云寺,后因山高路险,香客难以抵达,僧人难以生活,多云寺逐步衰落。多云尖上仍有多云寺遗迹遗址。
大别山主峰所在地现已建成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景区,由白马尖、龙井峡、别山湖、四望山和大别山庄度假村组成,还有高山漂流等参与性项目。该景区于2002年开始规划设计建设,于2010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凡到过大别山主峰景区的人无不为这里的优美风光和高超的艺术性所惊叹,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开发的旅游风景区中最富有艺术性的,其创意设计和开发过程在我国风景区开发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很富有传奇性,其独特性在于景区的建设风格是在提炼出大别山特定文化元素的前提下,融合了自然和时尚的要素,形成了大别山主峰景区自成体系的景区风格,因此极具观赏价值,在景区建筑方面。
它完全不同于我国的许多景区要么照抄中国传统的大屋顶,要么照搬城市建筑,要
大别山
大别山(4张)
么简单堆砌天然材料等千篇一律,千景一式的做法。其传奇性在于大别山主峰景区的发现、开发创意、掌故考据、总体规划、各种旅游配套建筑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园林设计、以大别山为题材的油画、雕塑和书法、甚至大量的景观建筑小品施工监理等均由该景区的董事长所管理。

小满(2015-05-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