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观摩,理论探讨,还有热点问题……今天,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东莞市文广新局、广东省公共文化促进会承办的“公共文化建设现场”—首届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在东莞举行。
这次活动,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政府部门代表、专家代表、企业代表、社会代表等近200人参与。他们将用理论与实践、现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研讨当下公共文化数字化、均等化等热点问题。
首届广东省公共文化研讨会选择在东莞举办,背后有着深刻的意义。东莞是全国首批、广东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也是全国十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之一。通过此次公共文化建设的现场考察,“东莞经验”将在全省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东道主东莞也借此机会,向专家学者问道、向兄弟城市学习,将制定既有基本共性,又有特色个性、上下衔接的标准指标体系,全力完成国家标准化的试点任务,擦亮示范区的牌子,力争为国家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广东的地方样本。
关键词
1
现场
近200行家聚集东莞
“论剑”公共文化
5月28日下午,来自省内外的近200名政府部门代表、专家代表等风尘仆仆来到东莞,没有停留歇息,便前往莞城的公共文化现场。
他们在莞城图书馆、文化周末剧场看到“文化周末”品牌活动的10年坚持和汗水,每年举办不少于48场晚会,至今共举行了500余场演出,受惠人群超过40万人次,也曾邀请莫言、王蒙、贾平凹等名人,举办70余场讲坛;在莞城美术馆看到第四届全国青年藏书票暨小版画艺术展,450件精美的藏书票和小版画作品;在文化广场看到新莞人文化乐园,每年受惠300万人次的“凤凰之约”系列晚会……
一个街道办的4个公共文化现场,既有“高大上”的图书馆、美术馆,又有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周末和凤凰之约,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多样化,令人震惊。东莞作为全国首批、广东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非凡实力,来宾们纷纷为城市文化活力、魅力点赞。
从今年起,省文化厅重点打造以“公共文化建设现场”为题的年度公共文化研讨会。首届研讨会落子东莞,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现场与经验相结合,研讨当下公共文化数字化、均等化等热点问题,既有来自全国公共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前沿观点,也有来自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基层实践声音。
当天上午的“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主题研讨,东莞图书馆、福田文体旅游局、腾讯公司将作典型发言。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重庆市文委公共文化处处长彭泽明将进行专家发言。同时,研讨会特设开放讨论,让专家、代表能够自由地进行观点交流和碰撞。
当天下午的“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主题研讨,东莞市文广新局将介绍示范区创建经验做法,惠州市文广新局将介绍文化惠民卡的理念和运作方式,汕头龙湖区将以“爱乐市民音乐会”为例介绍如何培育好非营利性社会文化组织,莞城街道宣传办将介绍文化周末系列工程的运作方式。深圳三叶草亲子读书会将以《社区阅读自治的公益模式从说开去》为题,介绍社区阅读的公益推广。浙江大学副教授阮可将以《创新服务理念和手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四个均等”》为题进行专家发言。
有关负责人说,研讨会将展现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从理论上梳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从而推动全省公共文化事业科学发展,提升广东公共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