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龙潭水”——老龙口

家乡区县: 沈阳市大东区

      老龙口白酒酒厂前身为义隆泉烧锅,后改称万隆泉,创建于1662年,即清康熙元年,酿造历史悠久。老龙口白酒始终坚持手工工艺酿造(五甑)操作法,其工艺特点可归纳为"水好、曲精、发酵、蒸馏、贮存、勾调"12个字,其突出特色有两点:一是原址原水酿造。老龙口酒厂院内有一眼古井,水质清澈甘冽,素有"龙潭水"之称。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及微量成分宜于酿酒。从"义隆泉"烧锅到今天的酒厂,都在使用此井水酿酒。二是百年窖池发酵。酒厂的窖池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木制,后来演变成泥窖。从清初始建至今,窖池一直使用从未间断,这在全国是比较罕见的。
      老龙口白酒是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的特产,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产地位于长白山余脉与辽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地下水源属矿泉水质,水中含有的矿物质物质以及微量成分有益于酿酒。"老龙口"主导产品有三大系列:青(红)花龙系列、御酒系列、大白龙系列,200余个品种,属浓香型白酒。2008年"老龙口"青花龙酒和一帆风顺酒被确定为供奥食品;2009年"老龙口"雕花龙酒、青(红)花龙酒被确定为全国十一运会辽宁体育代表团专用酒;2010年"老龙口"陈酿系列年份酒被确定为辽宁省市政府接待用酒。产品质量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0年11月老龙口白酒质量技术标准荣获"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证书,是东北同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厂家。
      老龙口酿酒工艺传承谱系清楚。自1662年(清康熙元年),山西太谷县酿酒商孟子敬来沈阳开办义隆泉烧锅始,历经清朝中期,即1798年(嘉庆三年)山西太谷县人武彝尊来沈阳开分号万隆合,1906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传至高大有。1935年(伪康德二年)传至孟广瑞,伪康德三年由贾成瑞经营,1939年(伪康德六年)传至戴松林。解放前后又有多位酿酒师一代代口授心传,使古老的酿酒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21世纪初前后,由于传统酿造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等原因,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去钻研传统酿造技术,人才极度缺乏,造成老龙口酒的传统工艺面临濒危状态。2002年,"老龙口"自筹资金建造一座1200平方米的仿清代建筑风格的"老龙口酒文化博物馆",公司还以"老龙口"300多年酿酒史为背景,连续出版了小说《老龙口·酒觞》、《老龙口·酒神》、《老龙口·酒魂》和散文集《酒之韵》及诗歌集等书籍。他们成立老龙口书画院,搞书法、美术作品展,拍卖老龙口老酒等一系列策划活动,彰显出老龙口品牌的文化活力和时代品位。
      保护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金榜题名。2005年8月,"老龙口"将《老龙口传统酿造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向市、省及国家文化主管机关逐级申报,同年12月被正式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老龙口"又投资近50万元建造了一座体现清代建筑风格的"万隆泉"百年古井亭,对传统工艺车间、窖池进行仿古修建。2007年,"老龙口"用近1年的时间,深入、细致、全面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保护制度,专人负责继续整理、挖掘、完善历史资料,保护传统酿酒工艺和老龙口酒文化遗产,保护培育传承人,提高传承人待遇,使《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工艺》经国家文化部确认,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能力秀首页:http://www.wm23.cn/wen940321
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33855989.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iwen940321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821677421/home?topnav=1&wvr=6
QQ号:2282819633
微信号:qiuhuiwen19940321

邱惠文(2015-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