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人才学校,创建于1996年。1997年由现任校长耿华武独自承包经营管理。承包之初在校生仅130人的人才学校,经过耿华武校长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在校生3600余名的“全国课改名校”,生源遍及邢台市、邯郸市、衡水市、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北京市各地。人才学校中考升学率连续12年全县第一,独具特色的“3331”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全国课堂改革之风。已有来自全国各省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几千所学校,12万多名教育工作者到人才学校参观学习。人才学校已打造成为邢台市知名教育品牌。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课改名校”,《中国教师报》授予“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特色学校”、“全国最具创新力学校”,河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邢台市授予“邢台市文明单位”、“邢台市教研教改工作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威县县委、县政府连续五年授予“威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威县教育局连续七年授予 “ 教育教学成绩优秀单位”。 耿华武校长原是威县驻邢台第二建筑公司的副经理,原本在邢台市区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听到家乡赵庄村要兴办私立学校的消息后,他为了让家乡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毅然抛家舍业回到老家,带着全部积蓄,参与兴办学校。
耿华武接手学校时,学校设施都是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赵庄师范的遗留的平房,由于荒废十余年,大多房屋已经损坏,仅能容纳师生600名。耿华武校长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了他的办学道路。办学之初,学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耿校长就借款办学,直到2003年情况才略有好转。但这时耿校长想的仍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大对学校的建设投资。03年至今学校新建高标准教学楼3座、学生宿舍楼3座、教师公寓楼1座,并修建大礼堂作为学生餐厅,此外新建其他配套教学设施。新增建筑面积24200余平米,可容纳师生3700余名,以上全部是耿华武个人出资。不足部分就自己借钱,至今建楼的施工费没有完全还清。
学校虽然收入有限,但耿校长一直秉承着“让农村孩子上好学校”的原则,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免收学费,比例达12%;对贫困家庭学生不收学费,孤儿不收学费,残疾生不收学费,单亲子女收一半学费,教职工子女不收学费,教职工直系亲属收一半学费(现在校教职工230余人),赵庄村学生收三分之一的学费,邻村学生少收学费。
就是由于耿华武校长对于教育的这份执着及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关心与支持,人才学校一步步发展起来。中考升学率连续12年全县第一,2008年至今连续6年中考优秀生绝对人数保持全县第一。2013年中考,人才学校杨光明同学以绝对优势勇夺全县中考状元;全县前10名占7人,前100名占59人,前200名占102人,前500名占241人;平均每人比全县其他学校高98.96分。
2013年6月全县统测考试,人才学校初一、初二年级总成绩都在全县所有学校中排名第一。小学四、五、六年级总成绩在同类学校中排名全县第一。并且初一年级所有学科和初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单科平均成绩都排名全县第一。
耿华武校长虽不是教育专业出身,但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与执着精神使其对课堂改革不断地辛苦钻研。他先后到多所知名学校参观学习,北上北京,南下江苏,东去山东;他还自学了新课程理论,下课堂,提改革,每天都要听四五节课,听后一谈二教三揣摩,创立了极具推广价值的“3331”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知识,从知识中找兴趣”的教学理念,着力打造快乐、高效的优质课堂,使学生成绩得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人才学校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厌学、辍学的“顽症”,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为我县教育争了光、添了彩。人才学校2008年毕业生周良雨2011年高考以684分考入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生杨元猛2012年高考又以688分被北京大学录取。事实证明,人才学校的新课堂让学生受益终生。人才学校新课堂教学改革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扬。几年来,已有来自全国各省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几千所学校,12万多名教育工作者到人才学校参观学习。耿华武校长先后应邀在全国各地作了几百场教学改革专题报告。2009年7月,耿华武校长在北京大学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做课堂改革经验介绍汇报,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亲切接见与交谈。《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就此对耿华武校长进行专访并就相关课堂改革主题作了整版报道,并被石家庄学院聘为“教师培训教授”,被邢台学院聘为“教师培训客座教授”。
耿华武校长倾心教育,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成绩卓著受到上级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2011年,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中国教师报授予“全国课堂教学创新先进校长”、“全国最具创新力校长”、“中国课改达人”称号;任河北省课堂改革创新协会“理事”;邢台市教育局授予“教研教改先进个人”,邢台市委教育工委授予“首届邢台市名校长”,邢台市委宣传部授予“感动邢台十大人物”;威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威县十大新闻人物”、“威县公共事业发展先进个人”、“威县教育功臣”,威县教育局连续十年授予“威县优秀校长”,现任威县政治协商会议常委。
在办好学校,推动我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同时,2012年8月耿校长不顾工作繁重,毅然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到威县一中担任副校长,主抓学校的教学课堂改革工作,支持威县高中教育的发展。耿校长任职以来,全力以赴、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扭转了长期以来我县初中优秀毕业生外流现象。新高一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不仅影响带动了一中的发展,而且为全市高中教育改革提供了理想的模板。“一中人才班”更是捷报连连,在全邢台市联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文科、理科平均成绩都名列全邢台市第二。县一中高一理科前十名人才班占6人;文科前十名人才班占7人。人才理科班侯计超同学以总分655分名列全校第一,全邢台市第17名。
耿华武校长凭其对家乡教育的那份痴情,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学生发展的那份赤诚,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超人的魄力与智慧谱写了威县教育充满奇迹的新篇章。耿华武校长独创的“3331”课改模式让全国的教育人士了解了威县,也让威县走向了全国。人才学校在耿华武的管理和带领下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他正带领着县一中和人才学校走向更荣耀的辉煌。
梧桐子我的家乡威县:
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xingtai_weixian.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abc.wm23.com/yanjing1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