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物-张敬修

家乡区县: 东莞市

东莞可园主人张敬修,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还喜欢收藏,曾藏有唐代名琴“绿绮台”。他的幕僚居巢、居廉,“依张敬修家十几年”,并在可园开创了岭南画派,使可园成为广东的文化策源地之一。

三起三落 宠辱不惊

张敬修生于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按清朝惯例,用钱捐了个同知。因在东莞修炮台有功,经审议,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到广西做官,因捕获了思恩县图谋作乱的首领,被升为庆远县同知,后调百色当县官。又历任平乐、柳州、梧州、思恩等地知县。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罗大纲等在平乐起义,张在广西极力防卫省城,救援外郡,有功被升为知府。不久,广东天地会的凌十八等起义,他面呈督抚,力主派兵镇YA。他的主张没被采纳,便以弟弟病逝为名,辞官退隐,归家构筑可园。

道光三十年(1850年)六月,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张敬修奉命在东莞招募了三百名兵勇,于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前往广西作战。因解象州之围有功,五月,被授浔州知府。咸丰二年正月,任右江兵备道。因镇YA农民起义军有功,被提升为广西按察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

咸丰五年(1855年),陈开、李文茂起义军向广西推进,得浔州起义军接应,攻占了所过州县,围攻梧州。张敬修受命率军与之会战,相持不下。后起义军攻克浔州,并在那里建立大成国。他因此被撤职,粤督叶名琛奏留在军中效力。次年春,他进军浔江,在船上督战时右腿被炮弹击中,败退至平南,便以伤病为由,再度辞职回乡。

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粤总督黄宗汉任命张敬修督军东江。咸丰九年二月,翼王石达开率部入粤,攻下嘉应州。黄宗汉督兵镇YA,张敬修率军设伏,大败太平军,以战功官复原职。不久,任职署理江西按察使,咸丰十一年,又兼署江西布政使,后因病回东莞。

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病死于可园,时年40岁。

修筑可园 广邀雅士

张敬修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典型,他修筑可园,目的是为自己营造一个修身养性之所。可园虽小,但三亩三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厅堂轩馆、山水桥榭一应俱全,更有周围肥沃的土地,它的建造花费了张敬修毕生心血。

在张敬修的身边聚集了一批雅士:谁来可园吟诗唱和,他热情款待;谁来挥毫作画,他购置花卉鸟虫供其写生、还管吃管住。深受关爱的书生简士良感叹:“修到此生宜此地,主人风味最清华”。

岭南画派的鼻祖居巢和居廉,是广东番禺县人,曾随张敬修游幕广西。1856年,张敬修回东莞养伤,居巢、居廉随其回到家乡,在可园居住,直到张敬修去世。

张敬修的侄儿张嘉谟,不愿为官,宁愿退避可园,终日与一群文人雅士为伍。他最爱居廉的画,派人为其搜集奇花异卉、鸟雀虫鱼,供其写生。在可园,居巢创作了一生之中最好的画作。居廉此时也创作了一批极精之品,此时“居派”绘画风格完全成熟,其重要表现手法即为没(mò)骨、撞水、撞粉法。二居以这种创新的画法,画的花鸟画逼真传神,妍丽秀美,韵致清新,惟妙惟肖。

写兰画梅 驰誉一时

张敬修本人喜好诗词书画,当时就博得“秀逸天成,笔墨超绝”的评语。他亲自为可园赋诗、撰写题记、题跋和铭记,字里行间见不到一丝武夫狂悍之气,他的心愿是“散作人间翰墨香”。

张敬修擅写梅兰,他的写意墨梅,只是疏影横斜一两枝,以没骨法写老杆新枝,淡墨挥笔勾花似在经意又不经意间,最后以重墨点萼写蕊。他的墨兰多以着力粗笔写丛叶,笔下兰花极少含苞而朵朵盛开。张敬修的画风较张扬,运笔快,行笔有势,挥洒纵逸中含着力度,可见他武官的出身和性情。

YSH(2015-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