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的家乡

家乡区县: 内蒙古巴林左旗

乌兰达坝苏木位于巴林左旗东北部,2012年将原三山乡整体划出重新组建,苏木政府所在地哈布其拉嘎查距林东镇90公里。南与三山乡接壤,西与富河镇相临,北与西乌珠穆沁旗相接,东与阿鲁科尔沁旗毗邻,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198平方公里(180万亩

乌兰达坝苏木
),“双权一制”落实的草牧场面积50万亩,天然次生林56万亩,耕地83317亩,其中水浇地30800亩。苏木下辖6个嘎查,33个自然村,总户数4414户,总人口16706人,其中牧业户1125户,牧业人口4275人,蒙古族人口为8200人。2006年六月末家畜存栏14.4万头(只)。200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456元。

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通过提供技术、信息和资金支持,培养以种养加工为主体、科技含量较高的党员示范户,开展了农牧民党员致富示范活动,以辐射带动周围党员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苏木党委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由各嘎查村党支部对农牧民党员的基本情况、从事种养加工的项目及收入比例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召开党员大会对示范户人选集体研究后进行公示,并要求嘎查村常任干部实行联名担保。培养户结合各自实际提出下一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目标、所需解决的问题。对确定的示范户通过党委“派”、农牧户“聘”、技术人员自愿“帮”,在资金、技术上予以支持,帮助解决在种养、加工、销售方面遇到的困难,将其产业做大、做强。

自然地理

乌兰达坝苏木地处沙那水库上游,境内川地少,山地多。全苏木平均海拔

乌兰达坝苏木
638米,由于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总的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呈不规则缓坡形,土质为典型棕壤土,属北部温暖半干旱气候区,年均降雨量为350—400毫米,年平均气温5摄氏度左右,年积温为2000—2200摄氏度,无霜期90—115天,常遭受大风、洪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社会发展

全苏木有汉授寄宿制小学1所,蒙授寄宿制初级中学1所,蒙授小学6所

乌兰达坝苏木
。有线电视网络开通并覆盖全苏木,邮政支局和网通支公司坐落在政府所在地新农村村,移动通信开通并覆盖多数地区。有小商品交易市场和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共4处。苏木境内有南北两条县级公路通过。通过多年来不断地保护和建设,本苏木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改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得以提高,全苏木有机电井87眼,小土井120多眼,渠首1处。

优势资源

乌兰达坝苏木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山区,是赤峰北部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地带,以铅锌铜为主的有色金属储量丰富,加之幅员广阔,人均占有耕地和草场面积大,经过多年的发展

乌兰达坝苏木
积累,农畜产品物种全,品质好,有规模,开发空间巨大。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经过多年来的引导和带动,农牧业特别是畜牧发展强劲,德系西门塔尔肉牛存栏量全旗最多,通过改良和引进,白绒山羊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为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政策推动、利益驱动和示范带动,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典型人和事,在群众中形成了比学赶超效应,农牧民能够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生产和发家致富,发展氛围相对较浓。

工矿企业

苏木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振兴矿业”的总体发展思路,依托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畜产品资源,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做强矿产业和加工业。境内现有红岭矿业、恒宝矿业、继兴矿业、大班鑫海矿业、鑫源矿业、汇鑫矿业、辽都矿业、新城热力和宏都矿业等9个矿山采选企业,苏木境内有色金属采选能力1300吨/日。同时,境内的“巴林红”民用建筑石材加工、烧锅窑砖厂、闫林制板厂精细加工、三山木制板厂精细加工和笤帚苗加工等5个加工转化项目,也在开发本地资源、利用外地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苏日娜(2015-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