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岛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是中朝界河鸭绿江上一个面积为13.4万平方米的美丽小岛,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为200米,距中国一侧辽宁丹东市约200米,距朝鲜一侧新义洲市约600米。 2004年,月亮岛旅游度假区正式修建,月亮岛犹如一叶轻舟与以抗美援朝而著名的鸭绿江大桥遥相挥映,不仅自然景观优美秀丽,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区位优势。
月亮岛原本只是一个“沙碛子”
石其志3岁的时候,随父亲闯关东来到丹东,在月亮岛附近居住,这一住就是60多年,所以,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岛子的形成了。石其志介绍说,他才到丹东的时候,鸭绿江上什么都没有,江岸铺满了金黄的沙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滩显得格外美丽。由于当时家里生活条件艰苦,石其志14岁那年便开始在月亮岛附近的造纸厂工作。解放前,日本侵略者为了把从东北掠夺的粮食、木材、煤炭等物资运回日本,在鸭绿江边建起一家造船厂,取名为关东军造船厂,船厂正好就在石其志工作的造纸厂附近。当时,日本人把从长白山运来的上等木材,造成一艘艘大船,用这样的船装载掠夺来的各种物资,利用鸭绿江作为运输渠道,将物资运到日本。船到了日本就不再返回,就地拆卸木料,有很多中国船员也被当作苦力留在了日本迟迟不能返回祖国。1945年,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交出了造船厂,而共产党和国民党又都未能来到丹东,苏联军又无暇顾及造船厂,造船厂便从此没有人经管,几艘造好的、没造好的大船就停放在江边。
1946年,鸭绿江发起了特大洪水,大水把江边的这些船全部冲进江中,其中一艘船倾斜后,侧翻在江水中,这艘船没有被完全沉没,一直卡在现在月亮岛的这个位置,由于船体的阻碍,沉沙不能顺畅地流过,便滞留淤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形成了一个小的“沙碛子”,从此以后,这个小的“沙碛子”随着每次的洪水而增大,一点点便有了岛子的雏形,人们取名叫它“沙碛子”。
月亮岛带给他快乐的童年
时间久了,这里形成了小岛,小岛成了居住在周围孩子们的活动场所,石其志回忆起自己当年那段美好的童年……自从那场洪水过后,年小的石其志经常跟他的小伙伴们跑到侧翻的大船上,伴着水鸟和海鸥的歌声,捡拾江面上漂着的木料回家生火。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候,每月农历初三和十八大潮期,江里就会有很多的面条鱼、小香螺和各种鱼类。石其志说:“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在这个小岛的陪伴下快乐成长起来的,所以小岛的一切都让我印象深刻。”
1953年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从小就住在月亮岛附近的石其志与贤惠、孝顺的宋桂芝从相识到相许。转眼间,50多年过去了,石其志兴奋地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要过的是钻石婚了。”石其志今年已经76岁了,与同龄的老伴宋桂芝在生活中一直很和谐,他们经常十指相牵,在月亮岛上慢慢地散步,有时迎着晨光出行,有时伴着夕阳回家,一路上,两人一起回忆着这50多年的日日夜夜,他们说:这里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如今的月亮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泥沙的滞留淤积,小岛渐渐地越来越大,在它旁边的原丹东造纸厂便利用它储存造纸原料,将运来的芦苇堆在岛上,这样既方便卸船,又能就地安全贮存,给造纸厂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有关部门对这个小岛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从此月亮岛的美名也就名扬天下了。
如今,月亮岛国际旅游度假区作为国家重点边境旅游城市建设和丹东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的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的发展 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受到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石其志说:“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月亮岛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丹东人的骄傲,随着江水的冲击,月亮岛还会不断的扩大,相信到了那时候,月亮岛会更加美丽,我还会依然牵着老伴的手,在月亮岛上散步。
月亮岛原本是个无名小岛,是当年盛极一时的丹东造纸厂储存造纸原料--芦苇的地方。二十一世纪初,丹东的几大造纸厂衰落,苇场被用来开发,并有了“月亮岛”这个名字。2006年6月,月亮岛的建设初具规模。就这样,一个梦境一般的地方在鸭绿江上诞生了。月亮岛虽是一个江中岛,但岛内室外地坪标高高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拥有完善的防洪体系。岛上建筑偏欧式风格,很多雕塑都是欧洲艺术大师的作品,繁多的国际元素成就了月亮岛成为丹东地区最具文艺范儿的度假胜地,没有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