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谋士陈琳或葬宝应“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盐都区

曹操谋士陈琳或葬宝应“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说,当时曹操手下有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较为年长的陈琳,就是广陵射阳(现为宝应)人。他在诗、文、赋上皆有建树,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了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他的散文文风雄放,笔力强劲。但他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三易其主,先后侍奉何进、袁绍、曹操,热衷功名,最终染病身亡。宝应县射阳湖镇原是汉代射阳县的治所。在其西南约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星罗棋布地分列着许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土墩子,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射阳墩”。因土墩数量很多,后来人们俗称为“九里一千墩”汉墓群。相传陈琳就葬在其中,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考古证明。扬州中医祖师是华佗弟子。

三国时期,还有哪些人物和扬州有关?韦明铧说,当时扬州处于魏、吴两方政权的中间地段,一会儿属魏,一会儿属吴,有时候还是双方都不管的“真空”地段。据韦明铧介绍,曹操一生并没有踏足扬州,但他的儿子曹丕来过扬州,还对着滚滚长江,发出长叹:“这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啊!”为曹操医治过头疼病的名医华佗,也长期在扬州活动过;他收下的唯一弟子吴普,就是扬州人。一直以来,扬州中医都奉吴普为祖师爷。解放前,扬州地区还有过吴普庙。

此外,扬州还有一位学士叫做张纮,到了东吴当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他和陈琳虽然身处两个不同的阵营,但是关系不错,常有书信往来。有次陈琳写信给张纮,夸赞他文学水平高;张纮回信写道,自己在陈琳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这也就是成语“小巫见大巫”的由来。

wf拯救世界(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