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排头兵 综合改革试验田

家乡区县: 盐城市滨海县

5月1日起,盐城市全面实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通过推行分级诊疗服务,建立起方便群众就医服务网络,实现城镇居民‘15分钟’、农村居民‘30分钟’医疗服务圈。”鄂州市卫计委介绍,这一举措,将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这是鄂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是鄂州不断探索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举措之一。

盐城市作为湖北省改革的试验田和先行区,按照“盐城能突破、全省能借鉴”的原则,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探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鄂州市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全面推进行政管理、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两型社会”建设、同城化发展5大领域的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该市经济社会发展。

葛店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是鄂州市8大新区改革的先行者、示范区。一个工业项目完成审批,一般情况下需要62个工作日,开发区只需7个工作日。

开发区的审批速度,来自鄂州市创新沿江滨湖新区开发模式和市级权力下放。

2014年,为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鄂州市出台13条新政,把市级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权限全部下放给新区。2014年9月3日,葛店率先挂牌成立行政审批局和综合执法局。鄂州市35个市直部门下放的77项行政审批和359个项目服务,全部划转到开发区行政审批局。

市级权限下放,是鄂州市改革的生动缩影。

开展“一级政府三级管理”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网上政务建设,大幅提升了政府效能。行政审批事项由234项精简至74项,项目建设类和市场准入类审批时限分别缩短至62个工作日和5个工作日。扎实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实行零收费,改善了投资环境,提高了行政效率。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鄂州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制订了《关于完善土地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公布了建设用地挂钩指标“持证准用”制度公告,制订了指标交易规则、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

启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制度改革,实现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归集变性全覆盖。拓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融资渠道,增强了国有资产融资能力。

城乡网格化管理和电子政务进社区,将社区化管理、参与式管理、网格化管理等城市管理理念引入农村,实现农村社区民主自治、公共服务、综治维稳3大职能融合互动,建设综合示范社区,建立起社区“一刻钟服务圈”。

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了“四个率先”,即在全国17个试点城市中,率先在大卫生体制下建立管理体制,率先全方位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率先确定编制核定标准,率先推行“三网合一”支付模式和“冬梅护理”优质服务。

鄂州市改革发展的经验表明,改革是鄂州发展的最大动力、最大资源,唯有改革才能突破地域空间的局限,聚集发展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唯有改革才能争得先行先试的权利,赢得发展机遇和先机;唯有改革才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唯有改革才能提升鄂州区位优势,增强竞争力、影响力和享誉度。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秉承鄂州人勇于改革、先行先试的传统,坚定不移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

今年,鄂州市制订了《鄂州市全面深化改革行动纲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做出先人一步的制度安排,共提出了65项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

目前,法治鄂州建设、沿江滨湖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建立社会自律清单制度、生态农业经营机制、绿色考评机制等各项改革正在加速推进。

鄂州市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金字招牌将进一步擦亮,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葛店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崛起中部最大电商总部基地

规划18平方公里中部电商总部基地

1990年,葛店建设湖北省第一个开发区,作为湖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2012年,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2013年,鄂州市委、市政府敏锐洞悉:中部地区已成为电商和仓储物流龙头企业必争之地,决定在开发区规划18平方公里,全力打造中部最大的电子商务总部基地。

开发区,具有打造中部最大的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的独特的战略区位和交通优势—

位于我国经济地理中心,距离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特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距离郑州、南昌、长沙等省会城市都在500公里以内,具有面向全国的市场辐射能力。

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南岸,紧邻“九省通衢”的大武汉,是武汉城市圈中最紧密的核心层。15分钟可抵武汉中心城区和高校聚集区,10分钟可上京珠、沪蓉高速,有武九铁路货运编组站、长江深水码头和物流园区,交通便捷,物流便利,是发展电商的绝佳选择。

不仅如此,“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毫无疑问,承接电商巨头,打造中部电子商务总部基地,正逢其时。

电商之梦书写产业新篇章

按照规划,葛店电商基地将集网商总部交易中心、生产、研发、科技孵化、贸易物流、数据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引入知名电商企业30家以上,形成年销售额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

两年多来,鄂州市围绕电商产业链,大力引进龙头企业,量身定做产业配套,电商基地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电子商务的龙头企业,已经有多家落户:

大仓储的龙头企业唯品会、苏宁、普洛斯和易商,大物流的龙头企业东方物流甩挂联盟、宝湾国际,此外还有华中智慧产业园、依讯北斗产业园、华威科智慧物联产业园等智慧园区。

大仓储、大物流、大智慧支撑大电商的格局已经形成。

在开发区,总规模近200万平方米的电商仓储物流中心已初具规模。以唯品会为例,按每万平米储存75万件商品计算,40万平米可储存3000万件商品,相当于全省6000万人口的一半。由于这些商品品牌大、折扣低,深受年轻人喜爱,打开仓库,就近展示交易,仓储中心就变成了区域性服装市场。在网上、网下自由切换,这就是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上百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仓储,足以支撑一个10万平方米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体验市场。”开发区负责人如是说。

专家评价,聚合了消费者需求的电商,很可能成为改造商业模式、推动上下游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仓储和市场都有了,考虑到就近生产可以节约物流成本,就能吸引大量的加工制造厂。”开发区负责人说。这样,从电子商务的仓储到线下体验市场,再到就近加工制造企业的集聚,一个产业链就此形成。

庞大的电商之梦,远不止于此。

开发区负责人认为,一旦信用支付、商品展示、营销培训、第三方物流等各个电商后台支撑功能逐步集聚成链,就能帮周边的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黄石经开区等企业在网上推销产品,成为一个开放的服务“总后台”、“网上大市场”,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生态文明建设:鄂州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涂镇湖破堤:生态文明的创举

2014年11月25日,鄂州市启动涂镇湖破堤还湖工程。随后,经过近半年的施工,拥有万余亩水面的涂镇湖,重返阔别30多年的母亲湖—梁子湖。

涂镇湖曾是梁子湖最大的一个湖汊,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以粮为纲”农业方针指引下,修建长1767米的大堤,分割了涂镇湖与梁子湖。

然而,涂镇湖大堤,阻断了涂家垴镇的进出航线,该镇作为梁子湖南端重要商品集散地的地位随之失去。同时,投肥养鱼让涂镇湖水质恶化至5类。

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亟待涂镇湖破堤。

2014年8月1日,鄂州市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涂镇湖破堤还湖工程。“通过破堤,提升湖泊生态环境,恢复码头通航功能,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涂家垴镇经济社会发展,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灭一哥(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