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铺镇位于邵阳、衡阳、永州三市经济走廊交汇处。五丰铺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为此,镇党委政府不断优化环境,距县城25公里,到邵阳市4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省道邵永线和邵祁线穿镇而过,县道、乡道、村道四通八达,五峰综合大市场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整个镇区,是全镇经济、文化、人口的集中地。全镇以种植业、渔牧业、棉毛服装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导产业;盛产水稻、小麦、大豆、黄花和柑桔。镇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搞好招商引资。务工回乡青年杨增文投资4000万元兴建振文中学、五峰步行街和中心广场。
五峰铺镇位于邵阳县南部,为邵阳,衡阳,永州三市五县区二十三乡中心,分别与祁东,祁阳,冷水滩区,东安县接壤。为半山半丘陵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五峰铺镇现辖:民胜、中和、兴峰、龙岩4个居委会;六里、荆塘、向联、黄泥、马蹄、合作、七里、田东、水田、白旗、沉安、板桥、鹧鸪、胡桥、长江、新桥、界牌、联旗、红星、六甲、青云、袅旗、东山、东阳、双河、杨柳、黄金、园艺、众和、金珠、弄子、塘诗、石井、燕塘、田中、冷水、刘家凼、白田、马草、仁湾、农科、东井、大屋、驻马、水口、过路、利群、鸭山、排桥、陈保、留旗、羊古、新铺、沙田、大田55个村委会。五峰铺镇是一座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地理位置优越,省重点中学邵阳县二中坐落在五丰铺镇,邵阳市至永州、邵阳县至衡阳的两条省道在这里交汇。邵永高速环镇而过,离白仓出口仅10公里。花桥出口20公里。距邵阳县城25公里,邵阳市52公里,永州市60公里,衡阳市10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镇内每天有发往广州,东莞,深圳,长沙,株洲,衡阳,邵阳,永州,东安,祁东,邵东的班车。清幽的五丰铺檀江水悠悠南来,绕经学校后,迤西北而去。与夫夷河交汇成资江水。境内资源丰富,锑,锰,铅锡储量居全市之首。
蓝印花布
1000多年前,五峰铺镇人首创了"蓝印花布",2008年4月,"蓝印花布"被正式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扎台戏
五峰铺镇"扎故事"又称"扎台戏",是流传于邵阳县五峰铺镇、白仓镇、古城邵阳一带的民间艺术,它用"扎"的艺术把某些戏剧故事的主要人物刻画出来,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据《邵阳县志》、《宝庆府志》、《宝庆揽胜》记载:"相传二百多年前,古老繁华的五峰铺镇突遭大火焚烧,这时仁慈的"火神菩萨"显灵,及时搭救黎民,才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人们为感谢"火神",特修建"三星庙",内供" 火神"尊像,并定每年6月19日火神生日举行扎故事进行祭祀。此活动代代相传,流行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这一古老艺术重现昔日光芒,在市、县多次重大庆祝活动中深受领导和群众高度赞誉,因此五峰铺也成了扎故事艺术之乡。
扎故事又是一种高空艺术,其主要操作流程是:先选出有胆量、扮相好,而且有一定表演能力和高空应急能力的童男童女。将他的化妆、着装成各种戏剧人物形象,利用力学平衡原理,上下叠起,扎在长4 米、围14厘米的铁杆上,铁杆插在长、宽、高各1米的彩箱上,再由8个壮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