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特有民俗

家乡区县: 盐城市亭湖区

清明 俗名“上坟”,主要活动为祭祖、扫墓、踏青。堤西水乡罗村(现溱东镇)一带每年清明节有会船活动,各个村庄派船参加竞赛。参赛者着统一服装,头扎毛巾,插上柳枝,船桅杆顶上也插柳枝,赛时鼓乐齐鸣,撑得最快的船在前,向河中丢下草把表示获胜。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亦成为纪念革命先烈的节日。每逢清时节期间,前往三仓烈士陵园祭悼者络绎不绝。 孝子披麻向长辈下跪报丧。三日后遗体入殓。入殓时,和尚诵经,烧寿纸,全家举哀,亲属绕棺一周向遗体告别。然后由年高尊亲执斧,将嫡出子孙披的麻丝、头发扎在封棺的铁钉上,名叫“挽钉”。从人亡之日起每7天一期,名为“烧七”,直至49天终七为止。弶港渔民遇到海难,无法寻找尸体,常用空棺材“招魂”,见到什么生物(如鱼虾等)就捕捉放入棺内,或雕木人代替。如找到尸体运回,一家人都跪在门槛上泣拜,然后收殓。

CHEN...(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