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历史上第一座县城——土城

家乡区县: 北京昌平区

池口镇土城村称为“城”但又没有城的迹象为何称为土城?据史料记载和老一辈人相传土城原为军都县城,军都县(现在昌平区古代旧称)是军事重镇,战国末期,燕为军事上的需要在土城建军都城。昌平的发展与北京的发展是同步的,公元前就有了县的设置。昌平境内最早的县治叫“军都”,从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图说北京史》三编图4“秦代北京地区郡县位置图”来看,军都县城在今昌平城区的西南,温余水(温榆河)北岸的水湾中。秦代的军都县城是昌平历史上第一座县城的所在地。据考证,马池口镇内的土城村就是秦代的军都县城,经当时文献,知道这座城池早在战国时代就存在了。燕国建军都城,完全是为了军事需要。秦代在此建县治,是秦始皇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政权,采用了廷尉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西周以来奉行的分封制度,推行郡县制的结果。据此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漯水》记载:今北京地区分属于上谷、渔阳、右北平、广阳四郡、居庸、上兰、军都属上谷郡管辖。北魏时期军都城为昌平县治所在地建立万年县,唐德宗时又把昌平县治从此城中移出,使该城成了废城,只称“土城”。辽、金时期曾先后两次对此城进行了修缮,但由于这里既不是县治所在,又不是屯兵之地,历史地位逐渐下降,最终又一次沦为废墟,军都城之名从此消失。因有原修的土城墙,只留下“土城”这个地名。老一辈人传说,土城是辽代萧太后的马圈,这可能与历史上辽代曾修此城有关,也与土城地区曾发现过许多辽、金、元的遗物相符。由于许多文献上都标明秦汉时期军都城就在此地,而且此地也确实是适宜建城之地,它的建城位置和两千多年的演变历史,对研究昌平乃至研究北京和秦代的历史均有很高价值。2003年昌平区政府还将军都故城遗址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可见土城村历史悠久,不同一般,随着考古的深入这个地方会给我们发现秦砖汉瓦乃至战国遗存文物的惊喜。

如今的土城村有人口900余人,他们正在这片有悠久历史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劳作,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城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搞活,招商引资,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大幅度提高,村里建起了十几家企业和恒久休闲美食娱乐广场,村里公共设施逐年完善,夜晚灯火通明,恰似一座乡村城市,土城在恢复着往日的辉煌,土城在超越历史,她必将被她的子子孙孙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乡村城市。

Xiao丶胖墩(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