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小吃:熊大特色面馆、尝味来柳州螺蛳粉

家乡区县: 盐城市亭湖区

熊大特色面馆

小吃名称:襄阳牛肉面

美食坐标:人民路燕达花园北水立方向东50米

【品尝感受】

一碗牛肉面上桌,小小的店铺里,立刻香辣味四溢。红油汤碗里,泛黄的面条若隐若现。店家介绍,自己的干面都由襄阳运来,与本地面条有所不同,那里的面碱味不重,但却很筋道,下好后放个半小时再吃,还是爽滑如初,让面条在嘴里产生令人愉悦的弹性。

不只是面条,其他的配料,也都从襄阳运来。用牛的大骨熬出一锅浓汤,里面要放置28种香料。经过20多个小时的熬制,丰富的牛骨胶原蛋白,附着在面条上。轻嘬一口,带着浓郁的酱香,确是叫人难以割舍的美味。

【小吃故事】

喷香热辣的牛肉面,对于襄阳人来说,像是一种情结。30岁的熊猛,在盐城的几年里,从事过多个职业,最终在选择创业时,还是离不开这份情结。

每天凌晨三四点,这条位于海坎路上的面馆,便已灯火通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准备,第一碗面条在6点准时出锅。小店开业时间不长,但已有许多湖北老乡慕名而来。在盐几年,因为吃不到这口正宗的牛肉面,熊猛常有专程回家尝碗面的冲动。熊猛笑说,这碗面在老乡们的心中,那就是家的味道。

因为喜欢,一天十多个小时的劳作,在熊猛看来,并不算什么。这个习惯“睡到自然醒”的湖北汉子,自从开店以来,已经瘦了十多斤,可用他爱人的话说,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小店回头客很多,已经累积起第一批“粉丝”。附近小区里的年轻两口子,在襄阳上学、恋爱,结成夫妻。刚到襄阳的时候,根本吃不惯这略显“重口味”的面条,后来慢慢爱上了,便是欲罢不能。等到回盐后,才发现家里的面条反倒吃不惯了。本来小两口打算着,今年7月份时去趟湖北,专门去满足这一番口舌之欲。听说这家小店开业,两人几乎天天来,终于找回了当年的青涩回忆。

熊猛坦言,湖北的面条筋道、料足,但相应的,口味厚重。他也在思考,如何在保留湖北面食特色的基础上,糅合进盐城本地的风味。为此,熊猛在店里备了两锅汤底,清淡还是厚重,食客各取所需。

两口大锅放置在店堂里,与顾客的座位紧挨。老板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在食客眼底。看着熊猛在锅前挥汗如雨,干劲十足,相信他所说的,希望把这道湖北名品在盐城打出名号,应不是虚言。

尝味来柳州螺蛳粉

一碗米粉酸辣香鲜爽

小吃名称:柳州螺蛳粉

美食坐标:后关路与海龙路交会处向西150米

【品尝感受】

走在路边,被小店里飘出的酸爽味道所吸引。进了店堂,点一份螺蛳粉,片刻可得。碗里“内容”丰富,酸笋、酸菜、酸豆角、香菇、木耳等,别看这些配料其貌不扬,可都是老板娘托柳州的亲戚,从广西寄过来的。

纯白色的米粉静静地躺在汤底,用筷子挑起几根,送入口中轻轻一吸,果然酸爽、嫩滑的口感,让味蕾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根据店家的推荐,吃米粉最好以冰豆奶相配,喝下一口豆奶,清凉的感觉到嘴到肚,十分过瘾。诚意十足的店家,给你配上一小盘酸萝卜。那滋味,在盐城可是不多见哦。

【小吃故事】

开店的想法,在刘宝梅的脑海中,已经盘算了好多年。直到孩子渐渐长大,这个想法终于能够得以实现。因为母亲是柳州人,刘宝梅在广西生活了好多年。回到盐城后,最放不下的,还是那碗魅力无穷的螺蛳粉。干脆自己创业,就做这让人日思夜想的螺蛳粉。

在刘宝梅的记忆中,广西人一日三顿吃粉,都不觉得腻味。这螺蛳粉,简直就是柳州的城市名片。店里的米粉,包括所有的配料,都由刘宝梅的亲戚,从柳州寄运过来。因为自己也是资深“吃货”,对于用料,刘宝梅自然不敢随意将就。

店铺不大,拾掇得倒很干净。店堂的墙壁上,贴着柳州螺蛳粉和桂林米粉的来历。对这道广西名小吃感兴趣的食客,多半会在这招牌前站定,了解一番。凌晨4点多,刘宝梅就要开始一天的忙碌,卤鸡爪、卤牛肉、做爽口肉……直到晚上10点多,小店才能打烊。

下午近5点,店里坐了几桌客人,大多是别人介绍来的。店铺刚开不久,目前每天能卖出80多份。其中约三分之一的食客,都是客居盐城的广西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外打拼不易。一碗家乡的螺蛳粉下肚,酸辣鲜香爽,吃完大汗淋漓却又清而不淡的口感,实在是最美的奖赏。

开弓没有回头箭。刘宝梅说,既然把自己最爱的螺蛳粉,带给了盐城市民,就希望把这份独特的小吃做好。有朝一日,能在市区开设更多的分店,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爱上它酸爽的味道,不能给这张柳州的城市名片抹黑。

愤怒的小火龙(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