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34年2月,原名为高州德明中学,解放后改名为高州一中。毗邻风光秀丽的潘州公园,现有已发展成为有9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6000多人(包括附属实验中学)的粤西名校。校园占地203亩,分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师村和远瞩园五大部分,区区相互连成一体,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既有雅致幽静的读书公园,又有展示学校师生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的大型雕塑。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使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首批100所美丽校园”。
高州市第一中学原名德明中学,创办于1934年2月14日。是胡汉民、陈济棠等国民党元老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以中山先生的族名——“德明”为校名创办的学校,先(1934年2月14日)在香港九龙创办香港德明中学,后(1937年11月13日)在高州创办分校。1942年2月日本占领香港后,在日军的控制下,为方便殖民统治,日军将香港岛分成12区,九龙分成9区,新界分成7区,香港人民全面抵抗日本侵略。为求学校师生之安危,香港德明中学1942年3月校董会毅然决定内迁与高州分校合并,并逐步发展壮大。解放后先后易名为“茂名县第二中学”、“茂名县第一中学”、“高州县第一中学”,1993年经高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行“高州市第一中学”和“高州德明中学”两名同用,国内用名为“高州市第一中学”,海外用名为“高州德明中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有110个教学班,9000多名师生员工(含附属实验中学)。
学校位于市区中心,占地203亩,背靠风光旖旎的潘州公园和古色古香的冼太公园,面朝挂榜岭,东邻引鉴河,环境幽雅,科学布局,内分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师村和休闲区五大部分,区区相互连成一体,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既有雅致幽静的读书公园,又有展示学校师生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的大型雕塑。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使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美丽校园”和“广东省书香校园”。
秉承“严勤笃实”的良好校训,形成了“尊师守纪,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教育做到管导结合,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标本兼治。在抓好德育常规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团委会和学生会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尊师守纪、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把创建安全文明小区与校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为师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师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各界赞誉。学校于1997年被茂名市政府授予“最佳安全文明小区”称号;1998年被茂名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文明学校”和“文明单位”称号。学校历年为高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茂名市事故为零学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学校团委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先进创建单位”。
省市领导十分重视高州一中,省教厅前厅长许任之、江海燕、郑德涛多次莅临学校视察,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视察学校时,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发展前景给予极高的评价。2003年的广东省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现场会,该校作为参观现场,与会领导、同行也盛赞该校的校园建设和办学业绩,并建议该校申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该校申请报告获得批复。高州一中全体师生员工正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地朝着“校园环境一流、教学设备一流、师资水平一流、校风校纪一流、办学质量一流”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
468名专任教师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14人,一级教师248人,2位教师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3位教师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外出学习培训等途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有94篇,其中有两篇获广东省吴汉良教育科学管理基金三等奖,有四个CAI课件制作获200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黄华奖的优秀奖,申报立项的国家级课题有14项,省级课题有13项,其中26项已通过结题验收,一项获省创新成果三等奖。
学校设施设备完善。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后,更是投入巨资,按广东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拆建或新建了校舍,教学用房和功能场室大大增加。完善了1千兆校园网、电子阅览室、数字监控系统,所有教室均配套了多媒体电教平台,并为教师配置了手提电脑,校内外教学资源均可共享,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实现备课办公的高效化。学生食住条件也大大改善,在全市率先为每个宿舍建成空气能热水供应系统,开通电话和直饮水,校内初步实现了一卡通管理。
名市中考状元。2003年高考上省专线人数1838人,再次雄居高州市第一,成为茂名市高考第一升学大户。2004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上本科线人数1056人,上省专以上总人数2110人,居茂名市第一名;中考方面,刘莉同学夺得茂名市中考文化课总分状元,上省一级学校人数居四大省一级中学之首。2005年高考再奏凯歌,继2004年本科人数超“一千”、专科超“两千”的辉煌成绩后再度飞跃,其中上本科线1100人,上专科线2637人,上专科线以上人数连续四年高州市第一。这是该校实施“科研兴教、教研结合”战略,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努力拼博的结果;中考方面再创辉煌!首届四班初三毕业生参加中考,有59考上高州中学,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名,余聪玲同学以总分644分荣获高州市第二名,部分学生还取得数学、化学科的单科在高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潘州公园和古色古香的冼太公园,面朝挂榜岭,东邻引鉴河。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胆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办学特色越来越明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中考、学科竞赛连创佳绩。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学科竞赛有88人次获奖,其中黄邦杰同学参加全国化学竞赛获一等奖;黄智同学参加2000年全国第十六届物理竞赛获广东赛区一等奖,被中山大学免试录取,成为茂名地区五名保送生之一,也是茂名市非重点中学唯一的一个。高考从1996年以来,上省线以上人数稳居茂名市面上中学第一名,且成绩越来越突出:1996年157人,1997年207人,1998年237人,1999年352人,2000年552人,2001年665人,2002年974人。特别是2002年高考,上地专线以上人数1356人,居茂名市第一;省专线以上人数973人,居茂名市第三,高州市第一名;重点线、本科线、省专线以上人数分别比前一年增20人、221人、309人,增幅均为全市第一;总分800分以上人数1人,实现了零的突破,总分700分以上人数15人;单科800分以上的有5人,单科700分以上的117人,均为茂名市非重点中学第一,首次实现了总人数及增幅的全市第一。中考综合评价连年荣获高州市一等奖,其中2002年中考,物理、化学、政治三科平均分为高州市第一,冯杰 同学以665分的总成绩荣膺茂名市中考状元。2003年高考上省专线人数1838人,再次雄居高州市第一,成为茂名市高考第一升学大户。2004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上本科线人数1056人,上省专以上总人数2110人,居茂名市第一名;中考方面,刘莉同学夺得茂名市中考文化课总分状元,上省一级学校人数居四大省一级中学之首。2005年高考再奏凯歌,继2004年本科人数超“一千”、专科超“两千”的辉煌成绩后再度飞跃,其中上本科线1100人,上专科线2637人,上专科线以上人数连续四年高州市第一。这是该校实施“科研兴教、教研结合”战略,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努力拼博的结果;中考方面再创辉煌!首届四班初三毕业生参加中考,有59考上高州中学,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名,余聪玲同学以总分644分荣获高州市第二名,部分学生还取得数学、化学科的单科在高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