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包头博物馆展出的《老包头记忆》展,正在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包头文博、档案工作者联手推出的一个十分接地气、贴近生活的展览。走进展厅,不少人第一次有了触摸包头近现代历史的感觉。看一件件实物,听讲解员解说,包头人才渐渐读懂“老包头”,知道关于老包头的种种。
“通彩华鞋帽百货商店,西包头大前街,电话三百五十一号。”这个印在一个精美鞋帽盒上的广告,是出自民国还是清末?当你在展览中看到这里的时候,你或许会想,抛开具体时间,至少可以知道那时老包头的商业已很繁华,人们已有了包装和广告的意识。
太平驼店、复盛公、复盛西、德生魁、三圣元、大德成、三三照相馆、牛桥、义和轩……老包头的主要商号分布图,反映当时不同行业各老字号的印章,展览中,你会看到老包头50多个老字号商号如何盛极一时,并通过一件件老物件感受老包头这一当时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市场的繁荣。昔日豪商集聚、商货汇集的景象,倾刻就会跃然脑中。
老照片和“三寸金莲”
“这是当年乔家大院的一块砖雕,本来一共是三块,另两块已被北京的买家买走,我提供的是最中间的那一块;这个是清末年间的一块古地毯,以福寿禄为图案,是纯手工羊毛制作,质量上乘,毛都磨掉了可颜色还在;这是一张‘麒麟送子’的年画,画中女子还是‘三寸金莲’……”为展览提供了珍贵文物的包头市地毯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魏力生,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些文物的来历。
这次展览还有来自包头市祥和老人关怀院院长王宇、包头市北方草原文明博物馆馆长鲁兴茂、包头文史学家张贵等人的私藏文物,使得市民们得见许多难得一见的老物件。再加上包头博物馆和包头市文物管理处的收藏文物,以及从北梁棚户区改造中普查征集回来的大量宝贵文物,真是让包头市民大开眼界。
“我们利用现有的文物,结合档案资料,布展的思路就是要从城建、工商业、民间日用品、民俗文化等多方面来反映包头从清朝中晚期到建国前的一些面貌,初衷就在于向包头人介绍有‘包头’这个称谓以来的一些发展脉络。”在包头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姜涛的介绍下,记者对展览有了更加宏观的认识。老包头城墙、老包头街巷名称表、老包头火车站、老渡口、老戏台、老作坊……整个展览看下去,人们开始读懂“老包头”。
据我得知,“老包头”是今包头市东河区的旧称,在走西口时空前繁荣。晚清至民国时期,晋商陕农大批涌入,水路铁路相继开通,使几个小小村落崛起,成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水旱码头,商贸通衢、文化渊薮。本次展览展出实物百余件(套)、老照片20余张,内容涉及老包头的建筑与格局、老包头的商业与经济、老包头的文化等,反映的是从清代中晚期到建国前老包头的社会种种及百姓生活。
尤其有意思的是,这次展览中还用实物复原了老包头的民居,从客厅的匾额、八仙桌、梳妆镜到卧室的土炕、灶台、炕桌、炕柜、针线笸箩,再到厨房的泥炉子……老包头人家里啥样,你基本都会看到。再听听解说员为您讲解“耕读传家”、“孝友世家”等匾额传递的珍贵家训,思绪即刻在往昔飞扬。
观此展览,老包头人回味童年、新包头人领略昨天,走近厚重的历史,我们会更加热爱今天的包头,珍惜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HomLee
刘宏利微博:http://weibo.com/u/2941247167/home?topnav=1&wvr=5
刘宏利腾讯微博:http://t.qq.com/LEEHOMlove64
刘宏利家乡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neimenggu/donghe.html
刘宏利人人网:http://www.renren.com/599201609/profile
刘宏利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41247167
刘宏利360百科:http://baike.so.com/uc/
刘宏利搜搜百科:http://baike.sogou.com/myHome.htm
刘宏利百度百科:http://www.baidu.com/p/刘宏利百科?from=wk
刘宏利互动百科:http://i.baike.com/home.do
梧桐子专题网址:http://www.wutongzi.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