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元魁塔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元魁塔,俗称松口塔,位于距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8公里的梅江下游铜盘村境内,为明末翰林学士、东宫侍讲李二何倡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于崇祯二年(1629年),历时10年才竣工。其缘起据传是因二何中解元后曾先后四次上京会试皆受挫,觉得松口之梅溪出口处“山川文峰欠佳”,欲建塔以补“风水”之不足。建塔之地选择在松口河去水转弯之处。该塔属楼阁式,呈八角形,有7层,高40余米。塔的最顶端嵌有底径约1米半,重达万余斤的铁铸宝葫芦,至今无人说得清它是如何被置于塔顶之上的。塔底层以方块花岗石作基垫,其余各层则全为青砖砌筑。
元魁塔坐落在千年古镇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梅江河畔的凉伞岌上,距梅州城区约50公里,距松口圩镇约4公里。该塔是梅县区保存年代最为久远且较为完整的古塔。广东省邮电局于1982年以十大名塔作邮资票花,元魁塔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11月,元魁塔被定为梅县区第二批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元魁塔定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元魁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己未年(1619年),竣工于明朝崇祯己巳年(1629年),历时10年,由邑人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李士淳(号二何)募资建造。据传李士淳中解元后曾先后四次上京会试皆受挫,觉得松口之梅溪出口处“山川文峰欠佳”,乃建塔以补“风水”之不足。建塔之地选择在松口河去水转弯之处。初建时,该塔名为“松口塔”,李士淳中会魁的第二年(1629年)改称为“元魁塔”。

张小扬(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