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 六月六习俗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农历六月初六,客家人都有把衣物书籍搬到室外晒太阳的习俗,因此又被称为“曝晒节”或“太阳诞”。
旧时人们常说:“六月六”的太阳最“苦”,只要把东西拿去见太阳,什么虫都可以杀死,究其因,“六月六”这天正值盛夏,是一年中太阳最酷热的日子。由于春末夏初天气渐热,空气变得潮湿,此时衣物书籍极易受潮生霉,虫豸等大量孳生繁殖,它们以衣物书籍为“佐料”疯狂蛀食。人们定“六月六”为“曝晒节”,旨在杀虫去霉,保护衣物。
农历六月初六,部分客家地区还有另一种独具特色的风俗,大家怀着夏收将临丰收在即的喜悦之情,家家户户杀鸭,以农家最简朴的形式,庆祝五谷丰登夏收季节的到来。
南朝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中,还记载着两则有关曝晒节的趣闻。

南朝阮咸晒破衣裙。阮咸是文学家阮籍的侄儿,是个名士。他住在街南,家庭生活贫困拮据。“六月六”这天,住在街北的富豪人家,均把华丽昂贵的衣裳搬出街上晒,大有竞争摆阔之状。而街南的大多数为贫困者,摆在街上晒的又大多是旧陋的东西。此时,阮咸也把一条破衣裙用竹竿撑出曝晒。好奇者见曰:“缘何把这破东西曝晒?”阮咸道:“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意思是说,人家晒东西,我也不能不随风入俗啊。显然,他是以此嘲笑街北炫耀财富的阔佬。

晋朝郝隆“晒书”。郝隆很有学问,亦是名士。家里虽没有什么昂贵的物品,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六月六”这天,有钱人家都晒昂贵衣物,博得人家阵阵赞叹。郝隆没什么昂重的东西可晒,就躺在太阳底下晒肚皮。路人惊问缘何晒肚皮?他幽默地说:“你们没有看到吗?大家都在晒东西,我也得把肚皮里的书晒一晒呀!”实际上,郝隆也是在嘲讽那些摆阔的富人。

张小扬(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