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第一家“三来一补服装加工企业在这里落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早已在普宁遍地开花。此时距离国家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还不到1年… ”
1986年,商品生产快速发展,固有的经商传统壮大了商贸队伍,普宁商贸开始崛起……
1990年,布匹、服装、中药材、烟草、水果、水产、副食品、粮食、蔬菜、木材等十大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市场体系形成,其商品购销覆盖了除台湾、西藏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 当年仅集市贸易成交额就达8.5亿元。
1991年6月,一份以普宁批发市场为议题的调查报告,以“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件的衔头,被送呈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们的案头,为第二年(即1992年)国家制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1992年1月20日,在财政自筹经费的情况下,普宁率先完成国道线最高规格的整改;同年3月,广东省政府于普宁流沙召开会议,强制推行普宁段标准(15米四车道);第二年,闽南、粤东通往珠三角的唯一干道国道324线全线整改完毕,普宁人用自己务实的努力得到了粤东交通枢纽的地位。
1994年,作为现代城市重要指标的第三产业在普宁经济的比重突破性地达到53%(2009 年深圳,广州61%)
1997年,普宁集贸交易额突破100亿大关,全市建立了直达全国除台湾外的各省、市、自治区逾130个城市的货运专线,普宁成为粤东最大的货运调度中心。
然而,1994年东莞虎门富民时装城启动;1996年,南海西樵新布料市场开业:“虎门时装”、“南海内衣”、“沙溪休闲服”开始崛起,普宁“服装之都”逐渐被剥离为“衬衣之都”……
1995年,广东最后一个地级市---云浮建市。强地弱县政策开始推行,普宁在行政上遭受重挫……
1995年,深汕高速建成通车;1996年,汕头海湾大桥通车;1997年汕汾高速通车,三者联通开拓了珠三角不经普宁可到厦漳泉的快速干道,河源高速改道,普宁交通枢纽地位急剧弱化,商贸受重创…… 风光不再,人心思变…… 转机在危机中浮现……
2001年,艰难处境的普宁举办起第一届国际衬衣节。
2004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普宁“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
2007年初,中国中药协会把普宁定为全国首个“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同年,超亿美投资普宁国际服装城开始建设,普宁布料城也在兴建中,普宁服装商贸卷土而来。
2008年,广东东部物流中心开始运作,区位优势与商贸经验找到了新兴的物流业者这一接入口;同年,普宁药品城开始施工。
2009年,交通厅通过汕普茂高速踏勘报告评审,普宁境内将形成有揭普惠、汕普茂、登岗三高速纵横交错的布局,加上北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及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联动深汕厦三大经济特区的厦深高速铁路,普宁再度成为粤东交通枢纽……
2010年8月23日,中国普宁国际商品城、普宁绵盛国际建材城、康美普宁国际药品城、广东科迪蓝宝石晶体(LED)项目、普宁广场、普宁冠科南粤生态村、广东(普宁)南方梅园生态村、广东安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等项目启动开工。
2011年11月25日,中国普宁国际商品城首期工程进行试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