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客家美食冬日飘香

家乡区县: 韶关市始兴县

     始兴饮食属于客家一支,但具体来说,由于地域关系的原因,始兴美食也有自己的特色。民间流行的传统食谱有:全蛋煲鸡、团肉、米粉肉、肉丸子、酿豆腐、莙荙包以及冬天腊味。今天,我们走进韶关特色美食的第一站,就是“最美小城”始兴。

菜肴篇

全蛋煲鸡

全蛋煲鸡在始兴菜里久负盛名。始兴当地人说,每年除夕和中秋节,绝大部分家庭都会烹饪全蛋煲鸡这味菜,以示团圆、祥和如意。

其来历深长,是穷苦农民苦中作乐的民间智慧。据说当初农村老百姓大多生活穷苦,购买鱼肉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而家鸡不仅一般人家都可以饲养,而且还能生蛋。它们两个搭配在一起就成了现在这味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好菜——全蛋煲鸡。

不过,虽说材料易找,但却不是每个节日都能吃上。始兴民歌《十二月里》最后一段歌词说:“十二月里来十二月花,准备过年乱如麻,有钱郎子捉(买)猪肉,郎子冇钱褫鸡妈。”全蛋煲鸡虽是农家自有,穷人家也要过年才舍得吃。

但如今,它已成为始兴传统菜肴里的代表。

酿豆腐(油腐包)、莙荙包

这两味菜多素少荤,一般在元宵节最盛行。有人猜测,或许是因为年关已结束,饭菜可以简便一些吧。

酿豆腐是用炸过的长方形小块豆腐做包皮,莙荙包是用莙荙菜叶做包皮。两种包所用的馅菜相同。

馅菜以萝卜或芥菜头为主料,加上少量猪肉米虾和青葱香菇等香料,有的还加点冬笋。馅料备好,煮熟再上粉芡,便成为馅菜。然后把早准备好的包皮一包一包地酿包好,分别放入锅里文火煎一会就可吃。

两种包皮,两种味道,均香甜可口,隔餐更好吃。如果能用上小铁寨的一种无壳(软壳)糯米虾,味道更佳。这与邻县的芋头包、糯米包、咸鱼酿豆腐大不一样。

腊味

入冬做腊味,这几乎已成为共识。始兴县气候适宜,冬至前后做出的腊味可口味长,具有独特风味。

腊味以腊肠、腊鸭为主,还有腊鸭肫、腊猪肝、猪肚、猪脾、猪肉等。当地的制腊肠高手告诉记者,腊肠要调味得当才可口。一般用瘦肉80%、肥肉20%的猪肉切成长条薄片,按1斤肉用1两调味品(即1斤肉用熟盐3钱、白糖3钱、香酒3钱、酱油1钱),腌制二三个小时,把肉灌入肠衣里,然后洗净外面,用针引排完空气,曝晒至干,封存十多天取出加晒几天,又封存十几天,味道可口。

其他腊味做法简单,只加盐晒干就可以。只要有好天气,味道就好。当地人说,始兴的腊味多用于送酒,当然,送饭也不赖。

主食篇

农家糍

始兴农家喜欢吃糍,糍的品种多味道好且自有风味。过年前做灰水糍和粳米糍,五月节做蕉叶糖糍。

因为要用糍送年节,所以做的数量多,制作也麻烦,特别灰水糍、粳米糍,要预约时间,相互换工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始兴农家,做糍是当地一大盛事。

做灰水糍,平时备好稻秆灰,做糍时提前用开水过滤秆灰成灰水,用冷灰水泡浸糯米和少量粘米,泡至淡黄色,米也涨了,滤干水,拿去水碓或脚碓里舂碎加筛过,再用烧开了的灰水调拌做成大糍团,放在垫好蕉叶的竹篮里加压扁,放进大木甑里,大锅蒸五六个小时后取出可吃,蒸的时间越长糍越柔韧好吃。糍晾至半干,切成长条,用冷灰水浸泡保存,以备长时间吃,特别春耕大忙,午餐赶时间的时候,最为方便。

粳米糍也在年前做,用冷灰水泡涨粳米,蒸熟成饭,倒入石臼里,三四条汉子抓紧时间舂烂,做成七八寸的长条就可以,过几天同样用冷灰水泡浸保存。

麻糍,用白冷水泡涨糯米,蒸熟舂烂即可吃。制作简单,一年到头,常有农家自己家做。

五月节的蕉叶糍,是白水泡涨糯米,滤干水用碓舂碎加过筛,热黄糖或白糖水调拌,做成约4×2×10厘米左右,再用蕉叶或粽叶分别包好,放到甑里蒸二三个小时就可以,如不乱翻动可保存十多天。用野蕉叶包糍味道最佳。

曾彩(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