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南越国的疆土,北至南岭(今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的大部),南至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都城在番禺(今广州市)。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的秋冬时节,南越王赵佗率领亲兵从广州到新兴县打猎。赵佗在县南象山猎到一头白鹿。白鹿的猎得,是吉祥的象征。赵佗对此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在象山筑起一座祭台,赐名“白鹿台”,用于拜祭神灵以保其家族永享江山,称帝万年。赵佗视此地为风水宝地,建宫殿居住,并在新兴一带继续狩猎登高,人们称这里为“越王殿”。从有村子以后,村名叫做“越王殿村”,即今集成镇南塘村。
赵佗在新兴县住了较长时间。公元前195年的三月初三,赵佗还登上歌舞冈(今象岗山),后才返回番禺。 来源:新兴地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