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岩位于苦竹镇大陵村东华山下的峡谷里。越小桥入外岩(普陀岩),高8-10米,宽30-53米,长5-10米,一座木质梵宇依岩而建。沿曲折山径和蜿蜒溪流进入峡谷,行200米抵中岩(罗汉岩)。岩高10-12米,宽50-93米,长10-50米。拾级而上200余米处,一株古桂立于古松关侧,秋天浓香扑鼻。穿关过鸣春桥,便到后岩。后岩为龙凤岩的主体,三峰鼎峙,势凌霄汉。岩在中峰(剪云峰)下,面临溪壑,石壁相蟠,左似游龙,右像凤翥,故把岩洞和寺庙命名为"龙凤岩"。入春,岩顶飞泉瀑布如青雨纷飞,晴天也散雨,故把岩、寺称为"青雨岩","青雨寺"。后岩高30-40米,宽40-56米,长10-22米。青雨寺建于明弘年间(1488-1505),清初毁于兵乱,后复遭火焚而几经修缮,1934年重修。三层佛殿随洞而设,以岩壁为殿顶。前殿以砖砌墙,砖木飞檐,二楼为梵宫,分正偏两殿,有禅房100间,三楼殿内三尊大佛和十八罗汉雕塑精美。茶石岩、巷里岩位于后岩东,出正殿右后,越岩顶可抵岩上岩,因有7个不规则石洞而得名"七星岩"。此外,还有龙泉瀑、龙泉井、罗汉拜月、湖潭鱼跃、马栏坑、放生池、神女峰等胜景。龙凤岩年接待香主、游客万人以上。何文渊、何乔新等人曾到龙凤岩游览,写有龙凤岩游记、诗文。1984年被列为全省三十六个重点开放寺庙之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寺额题书"龙凤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