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镇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幅员辽阔,“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 ‘排球之乡’之美誉。
台山市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现辖两个试验区,20个镇和一个华侨农场,共分503个村(居)委会,3655条自然村。 市内人口101万余,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130多万,台山人出国,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20多年历 史,华侨都有着赤子之心,想方设法改善和建设家乡,对台山建设的作用是杰出的,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台山的教育事业了,到处都是华侨的脚印;至于排球,是每 个台山人都热爱的球类,无论年有老少,从07~08赛季开始,广东台山建龙男排与女排的主场设在台山,依靠当地的独特环境和气氛,而且步步高女排决赛的地 点也是台山。
台城镇位于广东省台山市,为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侨文化氛围 浓厚,其中西合璧的骑楼洋楼建筑遍布城乡 ,是岭南地区骑楼建筑最为密集的地区,台城作为县治已有510年历史,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被定为新宁县县城,时称“新宁城”或“宁城”。据明嘉 靖《新宁县志》记载,设县次年,县署、学宫便相继建成,县城初具规模,范围包括台城环城西路、台城环城北路和环城南路所组成的三角形地带。 1914年,新宁县易名为“台山县”,县城俗称“台城”。1924年~1929年间,台城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近代化建设高潮,300多幢骑楼商铺经统一 规划后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风貌。这样的建筑格局,得益于台山华侨从国外源源不断寄回的丰厚侨汇,以及新宁铁路强大的运输力 量。
台山市台城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2.80219度,北纬22.24747度,位于台山市的北部,是台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台山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的枢纽。东与四九镇毗邻,西与白沙镇接壤,南与三合、冲萎镇相连,北与水步镇相 接。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总人口17.6万人,53026户,城镇居民人口13.2万人,农村人口4.4万人。有耕地面积23409亩,其中水田 15803亩,旱地7606亩,淡水养殖面积7415亩,种水果面积3321亩。新台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贯越镇境,陆路可直达港澳,往广州、珠海 仅需1.5小时左右的车程,水路有直航香港口岸的公益港码头。水电充裕,学校、银行、宾馆、酒店、食街、超级商场、通讯、医院、农贸市场等生活设施配套完 善,镇内物品丰富,商业繁荣,购销两旺,全镇工商户达到6500户。
辖11个城市社区、26个农村社区:富城社区、东云社区、环南社区、南塘社区、园田社区、上朗社区、合新社区、新桥社区、桥湖社区、仓下社区、凤凰社区、石花社区、沙坑社区、北坑社区、东坑社区、板岗社区、河北社区、南坑社区、安步社区、大亨社区、长岭社区、香雁湖社区、廛溪社区、礼边社区、横湖社区、泡步社区、筋坑社区、朱洞社区、水南社区、岭背社区、平岗社区、淡村社区、罗洞社区、桂水社区、圆山社区、白水社区、三社社区,下设43个居民小组,514条自然村。 旧称“新宁城”,建于1499年(明弘治十三年)。1938年新宁城改称为县城镇。建国后改名为台城镇。2001年9月,台城镇与原附城镇合并,组建成新台城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富城大道3号。2006年,撤销台城镇,设立台城街道办事处,8月11日挂牌成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