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地花鼓

家乡区县: 湖南省赫山区

地花鼓又称“对子花鼓”。清同治年间开始在益阳流行。多于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演出。分一旦一丑单花鼓,二旦一丑双花鼓和多且一丑或多旦多丑群花鼓几种。当地人称丑为“小花脸”或“三花脸”,头戴无边草帽,系白裙,执青折扇,演出时多走矮子步。1980年,益阳市举办地花鼓专业人员培训班,通过广泛征集和整理,编成《益阳地花鼓》专辑,收有《十杯酒》、《拖地板》、《红灯歌》等26个曲目。

地花鼓多为两人表演,一旦一丑(扮成一对情人或一对夫妻),旦角自古来是男扮女装,后才发展为男扮男,女扮女;也有四、六、八人花鼓,男女成双。表演时丑执行折扇,旦执绸巾,不扮演人物,无情节贯穿,有小鼓、阴锣、大钵、马锣等击乐伴奏。锣鼓声中先由丑角出场,手持折扇,咏罢介词(登场诗),接着与锣鼓班子搭白,与观众交流,插科打诨,有固定的台词,也有即兴创作的,然后请出旦角边唱边舞。丑角表演诙谐、大方、旦角表演含蓄、羞涩。

pakea(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