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县特产

家乡区县: 江西省南丰县

11 特产
蜜桔

南丰蜜桔是南丰县最著名的一大特产。南丰蜜桔又称金钱蜜桔、贡桔,系芸香料柑桔属宽皮柑桔区乳桔类的一个品种,果实色、香、味兼优,尤以肉质柔嫩,化渣,汁多爽口,风味浓甜,香气浓郁,营养丰富而饮誉中外。南丰蜜桔自唐开元以来被历代皇室列为“贡品”;1956年初斯大林誉之为"桔中之王";1962年、1985年及1989年三度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1999年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南丰蜜桔最显著的“特点”是:皮薄、个小、香甜。2002年9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评价"南丰蜜桔是金牌"。南丰县1988年被列为全国柑桔商品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蜜桔之乡"。

为了做大做强南丰蜜桔产业,有效地保护这一传统优势产品,南丰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坚持走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效益化之路。2003年,南丰蜜桔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和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底,南丰蜜桔种植面积达2.33万公顷,产量达2.5亿公斤,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东南亚、欧盟等国内外市场,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并由此带动商贸、运输、旅游、包装、加工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

走进南丰,仿佛走进桔树的世界。那遍布城乡的桔林,像碧波荡漾的大海,满目绿色,让人心旷神怡。每年的四月,桔树扬花,无论是漫步和风细雨的街巷,还是阡陌纵横的乡村,扑面而来的清香如酒如歌,沁人心扉;十月,是蜜桔收获的季节,累累果实,有如金星万点,点缀在深绿的枝叶,随风起伏,织就"桔海金波"的美景,让人品尝瓣瓣香甜的同时,神清气爽,流连忘返。正如诗人左河水在词《忆江南、南丰蜜桔》中所曰:“秋风起,遍野荡浓香。似赤且黄橙复色,扁珠玉韵透金光。一见欲先尝。”

腌菜

又称“傩菜”,系卷心芥菜经传统工艺腌制加工而成。是南丰农家栽种、加工历史较长的又一地方特色农产品。

“南丰腌菜”色、香、味独特,味比泡菜鲜,质比榨菜脆,酸中带甜,香气诱人,具有生津开胃、助消化、振食俗之功效。在2000年江西首届美食节上,用它制作的菜肴荣获优秀奖。省政协港澳地区委员视察南丰时曾对用腌菜制作的一道菜肴特感兴趣,屡吃不厌。

南丰腌菜在南丰县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史,县城内的琴城镇果园村,县郊的桥背村、瑶浦村、水南村以及莱溪乡市山乡的桔农都有在桔园内套种腌菜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腌制腌菜的工艺。这些乡村家家户户都能自己腌制腌菜,有不少农户是生产加工腌菜的专业户。他们每家都有一套土设备(主要是腌菜缸或池,竹盖板),形成生产能力较大的腌菜加工家庭作坊。这些家庭作坊年产腌菜总量在10万斤以上。至今,本县菜市场的南丰腌菜还是来自这些家庭作坊,每天都有,从未间断。

1997年,南丰县桥背乡与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在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建成年加工能力500吨的腌菜加工厂—江丰蔬菜加工厂。从此,南丰腌菜的腌制、包装、保鲜加工技术有明显改进,形成了一整套工厂化加工生产南丰腌菜的工艺流程(传统工艺腌制→不同配方配料→真空包装→杀菌→成品)。由此南丰腌菜的品质进一步提高,南丰腌菜的货架保质期大大延长(由过去的成品保质期2—3月延长到半年以上)。

近几年,在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南丰腌菜的产业化经营得到突破性发展。南丰腌菜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已有江丰蔬菜加工厂和荷源蔬菜加工厂等2家,建立南丰腌菜鲜菜生产基地3000多亩,带动基地农户2000多户。企业和家庭作坊合作年加工生产南丰腌菜500多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南昌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

甲鱼

又称脚鱼,是本县近10多年来一项农民致富的产业,县城和郊区乡镇普遍养殖。用甲鱼烹制的菜肴,营养丰富,是高级滋补品。

1992年,全县总放养量近2000只,1995年养殖范围辐射到全县各乡镇,养殖户3410户,放养水面1705亩,放养量达到26.4万斤。1996年发展迅猛,养殖户达到5600户,放养水面近3000亩,放养量超过100万斤;此时,甲鱼的一体化养殖也开始起步,共建有孵化场18个,主要坐落在琴城、市山、太和等乡镇。从1997年开始,甲鱼市场行情低迷,到1999年养殖户税减至4700户,放养水面只有2700亩,放养量跌至100万斤以下,年产蛋量1520万枚,2000年略有回升,养殖户超过5000户,放养水面增至2810亩(其中商品甲鱼70万斤),年产蛋量1800万枚,孵化甲鱼蛋500万枚,2001年开始甲鱼养殖重新组合,养殖大户猛增,实际养殖户虽略有减少,但实际养殖水面却增至3800亩(其中商品甲鱼81.6万斤),年产蛋量2200万枚,孵化甲鱼蛋800万枚,2002年由于“6·16”特大洪灾,养殖面积减至3400余亩,年产蛋量1968万枚,商品甲鱼的数量也只有80万斤,年产值5000万元,2003年养殖面积仍维持在3400亩,年产蛋量2000万枚,商品甲鱼100万斤,年产值6000万元。

甲鱼养殖主要以销售种蛋为主。1999年以前,南丰养殖的甲鱼主要销往福建、浙江、上海、广东、四川及东北三省等地,2000年以广东、海南、浙江为主,其它地方如福建、上海、湖南等都有销售。

泥炉

清光绪十三年(1887),南丰县始产泥炉,有柴炉、炭炉等,曾统称盐炉,1953年更名为南丰泥炉。原料为粘性泥土,生产工序有炼泥、压坯、刨皮、磨光、打底、底盘、包装等。 因式样美观,色泽乳白,承受力强,高温不裂,经久耐用,产品畅销省内外,颇负盛名,百余年来一直为南丰一大特产。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后,泥炉压坯采用机械操作,炉壁饰以花鸟图案,并创制出烧木炭的八角小盖炉(小巧玲珑,精美耐用,用后加盖,炭用自熄),加之其他工艺均有一定改进,泥炉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以来,曾3次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尽管现时科技含量较高的燃器具(如煤气灶、电磁炉等)迅速普及开来,但用南丰泥炉烹制的菜肴格外味正香醇,逢年过节或贵客临门,其特殊功用是无可替代的。[13]

聂乐(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