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习俗
①生儿育女。婴儿落地,俗称添喜或添人。妇女生孩子叫“占房”、“坐月子”。孩子生下第三天,要去亲家报喜,外婆带鸡蛋、红糖、江米前去看望。至第六天、第九天时,至亲好友前去看望。第十二天(多提前一天)时十分隆重,所有亲朋好友皆去祝贺,送鸡蛋、红糖,外加香油果子,中午设宴庆祝,叫“做十二”。孩子长到一周岁时,亲友纷纷送衣服、布料,举行“抓周”,宴请宾客,称“做生日”。 ②祝寿。老人从50岁或60岁开始祝寿,儿女亲戚送礼品。最隆重的是66岁和77岁。66岁要连续祝寿3年,于65岁、66岁、67岁的农历六月六日,儿女至亲送白面饼和熟肉,称“饼卷肉”,叫做“六十六吃块肉”;77岁于农历七月七日送鸡祝寿,叫做“七十七吃只鸡”。 ③乔迁。居民迁入新居,亲朋好友前去祝贺,送鸡和各种炊具为礼品,名叫“温锅”。 ④婚丧嫁娶。儿女成亲,亲朋送钱以示祝贺,叫做“随礼”。也有送喜帐、被面等用品的。死人时前去吊唁,叫“吊丧”;出殡时送花圈、挽帐或钱。 ⑤相互见面时打招呼,多问"吃了吗?"旺相吧?""壮实吧?"有客来访,入室让座,以右为上;落座后即递烟沏茶。中午设宴,客人上坐,找上陪客人。用菜由主陪引导,酒过三巡,开始敬酒。吃饭时,陪客者要等客人吃饱方可放下筷子;而后饮茶聊天。送客时让客人先行,送至大门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