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部,澄澈的湖水和西侧的自然山体相连,长达1.13公里的彩虹桥凌驾于澄澈的湖面之上,犹如一条飘舞的彩带,[1] 是新建的六盘水市西出口的地标性建筑。公园控制范围为1200亩,建设面积474亩,其中人工湖占319亩。已于2012年4月29日正式开园。2013年10月8日,贵州省六盘水明湖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2013年10月25日正式授牌成为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迷人的凉都明湖湿地公园,是新建的六盘水市西出口的地标性建筑。公园控制范围为
1200亩,建设面积474亩,其中人工湖占319亩。预计整个项目投资5.9亿元,现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已于2012年4月29日正式开园,给“五.一”节期间的凉都人民增加了一个游玩的美丽新景点。[2] 2013年10月8日,贵州省六盘水明湖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为贵州省第一个获得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于10月24-25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东营国际湿地保护交流会上宣布新增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单,并授牌。[3]
总投资为4.5亿元的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将作为“凉都会客厅”加以精心打造,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这里打造成为贵州乃至西部地区旅游度假胜地。2010年,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明湖湿地公园为市内实施的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同时也是水城河治理的一期工程和源头工程。自2010年7月指挥部入驻以来,共完成了征地700余亩,拆迁房屋500余户,建成安置房346套;共开挖土石方110多万立方,种植乔木26种8800余株、地被植物13种12万平方米、水生植物22种6万平方米;完成了景观飘带桥、管理用房、1万伏高压电缆入地工程、11万伏高压电线迁改工程、各类弱电迁改工程、拦渣坝、园区道路等20余个分项工程,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
公园印象(28张)
3.5亿元。全部完工后,既是中心城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最佳场所,又能调节当地的水量,净化水体,改善生态环境。[4]曾经从这路过,映入眼帘的是零星的鱼塘,低矮的村落,歪倾房屋,丛生的杂草,甚或狼藉一片。而眼前,取而代之的是明镜一样的湖面和蜿蜒秀美的异型飘带钢构桥。放眼远望,凌空穿过湖面的彩色飘带桥,雾气蒙蒙的烟云下,草地、绿树、翠叶,清晰可见,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彩虹桥上,已有休闲散步的游人,他们欣赏湖光山色和湖泊景观。整个湿地公园里,无论是景区岸边还是湖中小岛,都蜿蜒着闲情小道。小道旁也种上了各种植物。清晨或者傍晚,微风送来阵阵泥土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到格外清爽,水面还不时飞来一些不知名的小鸟和水鸟在草丛里,在湖面上飞翔捉食。人与自然交融,动物与生态的亲近,乃是何等舒畅,何等惬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