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经济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盐都区

盐都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规划。本规划纲要根据区委《关于制定盐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一章 “十五”回顾

一、“十五”取得的成绩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富民强区,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团结抗击特大洪涝、非典疫情、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抢抓战略机遇期,塑创发展新优势,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是我区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年均增长11.6%,比“九五”高1.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00元,年均增长12.5%,比“九五”高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7亿元,年均增长25%,比“九五”高14.4个百分点。“十五”是我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最大、全社会投入最多的时期。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8亿元,2005年完成投资50亿元,年均增长31.9%,比“九五”高21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从2000年的30.3:42.1:27.6调整为20.4:50.1:29.5,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品牌产品不断增多,创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2个,绿色食品4个,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41个;农业市场化步伐加快,以1家省级、13家市级为主的一大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成长壮大,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经济已形成纺织、机械、化工、轻工、建材、食品6大行业,定报工业企业发展到300家,骨干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其中20家重点企业实现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分别占定报企业的32%、31%、54%。建筑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共获得“扬子杯”、“泰山杯”等省级以上优质工程17项。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市场兴旺,物流、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认真你就输了(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