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温氏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温氏集团”)原总部(簕竹)举行。学院导师是社会上的优秀教师、温氏集团中经验丰富的高管,学生则是集团干部员工、与温氏有合作的家庭农场主。他们希望通过办学的模式,传承企业文化,实现百年梦想。
揭牌仪式当日,温氏学院承办的首期干部培训班开班,首批学员进场培训。
投资近千万合作农场主可入学
仪式当天,云浮市政协副主席、温氏集团董事长温鹏程,温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温志芬、总裁严居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朱桂龙共同为温氏学院揭牌。温鹏程任温氏学院理事会理事长,温志芬任温氏学院院长。温氏学院定位为温氏集团二级单位,与温氏集团人力资源部合署办公,有关业务开展由人力资源部承办,地点设在温氏发源地——原总部(簕竹)。
据介绍,温氏学院的前身正是温氏集团原总部(簕竹)。2014年10月,温氏集团研究决定在原总部(簕竹)建立温氏学院,因地制宜将原有一栋办公楼、两栋宿舍楼进行改造,分别装修为教学楼、学员住宿楼、教师休闲室。目前,温氏学院总投资800多万元,拥有2间大培训室,5间研讨室,64间客房,并配套健身房等休闲中心。
记者了解到,根据温氏学院初步发展规划,他们将外聘社会上优秀的教师、让温氏集团中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导师,对集团干部员工分类进行培训,让他们更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企业内部的干部员工之外,与温氏有合作的家庭农场主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培训。温氏学院希望通过培训,让家庭农场主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化新型农民,提高养殖生产水平,提升养殖效益。
为企业提供智慧和人才支持
“建立培训基地,成立专业机构,是温氏人多年来的一大愿望。”在揭牌仪式仪式上,温鹏程说,温氏学院是温氏集团为实现百年梦想而建立的“黄埔军校”式人才培养基地。它的挂牌成立,是温氏发展历程中又一件大喜事,标志着温氏集团在面对企业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施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在温鹏程看来,组建温氏学院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建立一个广大干部的培训学习和思想交流平台,传承温氏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尤其是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干部进行培训,培养和开发各级干部的领导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企业大学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企业都非常重要,温氏学院的成立,将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智慧和人才支持。”对于温氏学院的成立,朱桂龙如此评价。
他分析,当前国家处于综合改革的转型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变革与创新,才能促进企业产业持续发展,这需要加强思考与学习,并做出很多突破。同时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社会,希望温氏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加强交流互动,为畜牧行业输出更多综合型、高水平的管理者。
传承企业文化跟得上新形势
事实上,温氏学院的构想,或可追溯到2004年甚至更远。温鹏程回忆,2004年,他曾在一次主任级干部培训班的开班讲话中,提出了温氏干部的“三个要”:要保持勤劳务实的优良作风,要有管理大企业的能力,要有干一番事业的思想境界。
“如今10多年过去了,这‘三个要’仍然适应于新常态下公司对各级干部的要求。在温氏推进‘四五’发展规划,迈向千亿企业目标的进程中,在集团推进整体上市,即将成为公众公司的新时期,重温干部的‘三个要’,并在经营实践中赋予新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温鹏程认为,温氏学院是传承好温氏企业文化,认识、适应新常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肩负着实践、传承“三个要”的重要责任。
他表示,温氏集团的干部员工要通过加强学习,让思想和行动跟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借助温氏学院这个新平台,传承好温氏企业文化,“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在不断地学习中争取新的进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争取以更好的工作成绩,促进企业和产业的持续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