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因地制宜建设丘陵地区产业经济链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灵寿县

       “现在大部分板栗和苹果树都到了盛果期,人均纯收入增加了三千多元。”灵寿县陈庄镇王家沟村杨青山说。王家沟村曾经是有名的“旱庄”,也是全县有名的穷村,在县林业、水利部门积极帮助下,经过详细规划,让水利工程建设和开山植树同时进行。目前,全村3500多亩荒山已经全部开发完毕,原来的荒山成为了农民的“钱袋子”。 灵寿县丘陵地区有18万亩岗坡次地,由于植被稀疏,土地干旱,水利灌溉条件差,严重影响着8万农民的生活质量。该县从改善丘陵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入手,选派农牧、林业、水利、科技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服务队,给丘陵地区农民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目前,已培育出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干鲜果品种植、矿产品加工出口、新优品种畜牧饲养出口等多种经济产业,使丘陵区5万农民走上了富裕路。

      针对半干旱丘陵地特别适合红薯种植的现状,该县从品种筛选、栽培到薯脯加工销售实行全程服务,全县红薯种植面积迅速达到8万亩,产量1.6亿公斤。凤凰薯业集团积极探索农产品连锁经营,每年帮助农民销售红薯1000吨,年助农增收1600多万元,并注册了“仙凤园”牌商标,先后在山西、内蒙、上海、石家庄等地建立了“薯香园”牌烤红薯及甘薯制品销售网络和连锁店。

      将生态效益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灵寿县开发荒山荒岭15万亩,栽植板栗、核桃、枣树及中药材,着力打造丘陵区干鲜果和中药材种植基地。西柏山村开发3900亩荒岭,种植枣树11万棵,现在枣树已挂果,人均收入达到了2500多元。在丘陵区建成“中草药规范种植示范园区”,注册了“慈河”牌商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28万亩,产值9879万元, 6800个种植户受益。 同时,以养殖协会为桥梁,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养殖农户,组建“龙头+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形成了奶牛、瘦肉型猪、肉牛、柴鸡四大养殖特色。

梦_meng(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