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远的丰碑”中,新华社 6月4日编发《“青年楷模”何功伟》,介绍咸宁籍革命烈士何功伟的英雄事迹。这一备受关注的主题宣传活动自从开播以来,我一直注意着是否会有咸宁籍的革命烈士受到褒扬。以我对咸宁革命史的了解,何功伟和钱亦石应在其列。
何功伟,1915年11月出生于咸宁柏墩中田畈,1930年就读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次年“9.18”事变后,组织同学参加抗敌后援会。。1940年6月,随湘鄂西区党委转移恩施。8月成立鄂西特委(省级),何任特委书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在恩施大肆搜捕共产党人,何因叛徒出卖,于1月20日被捕。
在狱中,何功伟始终坚信党的事业,严守党的秘密,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既经受了严刑拷打的考验,又挫败了敌人的“劝降”伎俩和“感化”阴谋,严辞拒绝了敌人高官厚禄、出国留学等所谓“自首”条件。他还赋诗填词,谱写了《狱中歌声》 “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用歌声作为鼓舞战友同敌人斗争的武器。面对敌人先后十余次利用其亲属到狱中劝降,何功伟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身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
无疑,何功伟烈士是咸宁的优秀儿女,是咸宁人民的骄傲,是咸宁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咸宁人民应该永远记得这一位革命烈士!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咸宁应该向身边的英雄学习,以身边何功伟式的英雄为楷模,把握科学发展观,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以人为本,促进各项工作向纵深开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