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定畜牧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如皋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政府组织推动和财政补贴的导向作用,强化农险惠农护农功能,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从4月下旬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政策性养殖业保险。截止5月15日,全市共承保育肥猪1112104头,保险金额66726.24万元,签单保费2669.05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80%)2135.24万元,养殖户(场)承担(20%)533.81万元,参保养殖户11598户;承保山羊19852只,保险金额893.34万元,签单保费71.46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60%)42.88万元,养殖户(场)承担(40%)28.58万元,参保养殖户202户;承保家禽161.22万羽,保险金额2256.4万元,签单保费86.9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60%)52.14万元,养殖户(场)承担(40%)34.76万元,参保养殖户96户。达到了育肥猪保险全覆盖,山羊、家禽保险应保尽保。为广大养殖户实实在在地撑起了一把惠农护农的“保护伞”。
如皋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先进示范市(县),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工作已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和常态化,具体做法是:做到一个规范、实施二个对接、把好三个关口。
“一个规范”就是规范业务。一是承保时在保险凭证上提示、并向投保人说明投保险种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理赔标准和方式等条款重要内容。确保农户的知情权和自主权,不欺骗误导农户投保,不以不正当手段强迫或限制农户投保。二是理赔时切实做到定损到户、理赔到户,公开公示,接受群众充分监督。“两个对接”就是政策性保险与动物防疫和无害化处理实行了对接。一是承保与动物防疫工作实行了对接,凡未按规定进行免疫的一律不予承保。二是理赔与无害化处理实行了对接。按照“户报案、站收理、镇集中、场处理、市扶持”的生猪无害化处理模式,凡不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不予理赔。通过两个对接,极大促进了动物防疫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全市公共卫和肉食品安全。“三个关口”就是严把承保关。一是防疫关,凡投保的畜禽必须是按国家免疫程序免疫且无疾病、无伤残。二是体重关,投保的育肥猪体重为15-100公斤,山羊8公斤以上。三是耳标关,凡投保的畜禽必须佩带防疫专用耳标,并应保尽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