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至1938年的70年间,英、法、美、俄等国无数的探险家踏访雅安,采集珍稀标本和植物种子。这股“淘宝”热潮,极大地丰富了欧洲大陆的植物资源。自此,珙桐、杜鹃、报春花、野生桂花等雅安植物“飞”入了欧洲皇家庭园和私家花园。 ◎经过40多年苦寻,1995年8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昆虫系的研究人员前往宝兴,最终在海拔2300米至2400米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找到了戴维两栖甲的成虫和幼虫。虽然它的体型很小,但它和大熊猫一样,都来自遥远的“冰川时代”。古老昆虫类群携带的遗传信息和地理分布信息,可为人类提供“打开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演变历史认识之门”的钥匙。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属植物,分布区域并不集中,多是混交状态,成片更是难得。2008年,在雅安荥经县境内,却奇迹般地发现了近10万亩野生珙桐,珙桐林绵延一二十公里,成为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野生珙桐分布区。
人间最美四月天。四月雅安,花香四溢。“八月桂花四月开”,世间罕见的野生桂花正在绽放,在珙桐绿叶下也开始花蕊吐露,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竹林中嬉戏……然而在一个宁静的早晨,一场大地震突然袭来,芦山、宝兴、天全县成为重灾县。2013年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大地在这里颤抖起来。在5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同处龙门山脉,与震中汶川县映秀镇一山之隔的雅安受到严重波及,成为四川省六个重灾市州中的一员。而这一刻,这里成了震中。5年前的伤痛还未平息,又一场灾难袭来。受灾的不仅是雅安人民,还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珍稀动植物,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同样遭受着一次次劫难。走进雅安,祈福雅安……
珍稀植物漂洋过海
约在100万年前,地球上的植被十分丰富,珙桐家族繁荣一时。但在第四纪冰川侵袭后,许多动植物惨遭“灭顶之灾”。我国西南部高山大川众多,于是成为各种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在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雅安发现幸存的古老珙桐,由此显得尤为珍稀。在珙桐开花的时节,不用耗时费力,单是驱车行驶进国道318线二郎山路段,坐在车中,便能看到遍山满树飘飞的“鸽子花”。正是这些飞舞的“鸽子花”,和它的“花姐妹”们,竟然可以漂洋过海一直“飞”到了欧洲……
属于欧洲的原产花卉其实很少。那里那些姹紫嫣红的花卉,在鸟类学家、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何芬奇眼里,“大都是‘舶来品’,其中不少珍稀花卉品种来自雅安”。“追本溯源,如今西方园林中成千上万花卉品种的祖先,都是我国原生的植物。”四川农业大学教授胡超也持同样观点。他补充道:“在欧洲被广泛传播、改良的我国原生植物,多数都来自于100多年前我国的西南部。”胡超的手中有一份老资料,是我国植物学泰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郑万钧教授1939年出版的专著:《四川与西康东部的森林》。民国时期,雅安大多地方不通公路。郑万钧教授曾多次骑着毛驴,到雅安的大山中考察。《四川与西康东部的森林》介绍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时期——“神秘的70年淘宝史”。1869年至1938年的70年间,英、法、美、俄等国无数的探险家踏访这里,采集珍稀标本和植物种子。当时,我国西部崇山峻岭中丰富多彩的植物吸引了众多来客,从王子、总领事,到生物学家、传教士,以及欧洲大型花木公司派出的工作人员,纷至沓来。这股“淘宝”热潮,极大地丰富了欧洲大陆的植物资源。自此,珙桐、杜鹃、报春花、野生桂花等雅安植物“飞”入了欧洲的皇家庭园和私家花园。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印开蒲对被喻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的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进行了“百年追踪”。2013年4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百年追寻》在荥经县龙苍沟乡岗上村石棉河开机拍摄,荥经万亩鸽子花、茶马古道进入镜头。印开蒲说,雅安海拔1800米以上的珍稀植物,刚好适宜欧洲北温带的生长气候。因此,珙桐、高山杜鹃、报春花等,成为如今被欧洲人大量引种的珍稀花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雅安的花卉装点着欧洲大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