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人才学校

家乡区县: 邢台市威县

       威县人才中学,是一所偏居邢台威县赵庄村的普通农村学校,周围没有名山大川、奇花异草,从外表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就是在这样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里,却演绎着不少惊异与奇迹,如今已成为当地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邢台日报》、《邢台教育》、河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了该校成功的课改经验。
      人才中学的前身是威县赵庄师范。那些从这里走出去的老校友故地重游,无不慨叹变化之大,除了学校的铁门和广场北面的大礼堂外,到处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学校新建小学教学楼一栋,中学教学楼两栋,学生公寓楼三栋,原来的垃圾坑也变成了垂柳环绕、碧波荡漾的鱼塘。校园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学校现拥有小学、初中在校生共计3000多名。人才学校最让人感到难以想象的是,在中考升学率连续五年全县第一,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毅然着手并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教学改革。这也正是以耿华武校长为首的人才学校决策者过人的胆识之处。也正因为如此,人才学校十几年来一直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发展。
艰苦抉择
      尽管总体上看学校发展势头良好,但耿华武校长清醒地意识到学校发展中潜在的危机:学生厌学现象普遍,辍学率高。尽管老师们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学校整体工作也很到位,但每学期总有一部分学生辍学。耿华武校长特别对辍学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80%以上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经济困难,也不是家庭发生变故,而是他们感到学习困难,课堂学习单调枯燥或是感觉学的东西与生活距离太远,将来也没什么用,在学校白白浪费时间。针对这些,耿校长又对学校课堂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他发现:许多老师上课,学生不爱听,表面上看似秩序很好,一点动静也没有,实际上心没在课堂上,不是昏昏欲睡,就是私下搞小动作。找老师谈话,老师通常会说:我该说的都说了,该讲的也讲了,能管住学生一动不动地坐着听课就很不错了,学生怎么想我怎么管得了,他们不愿学、学不会我真的再没有什么高招了。
怎么办?面对这一切,对于向来不安于现状的耿校长来说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他深入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研究新的方案,还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总结,耿校长深切体会到了快乐课堂对学生发展的极大益处。为了对学生们的将来负责,为了让学生能从苦、烦、累的学习状况中解放出来,各种好习惯在学校得以养成,为了使自己的学生能正确认识学习,各方面能力能在学校得到培养,更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不再讨厌学习,让他们知道学校是为他们走向成功架起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耿校长的头脑中悄然滋长,那就是:向传统课堂挑战。
身为人才学校的学生我感到很骄傲,虽说现在已经是大学但是当时在人才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仍如昨日一样清晰,人才学校教会了我做人,让我学会了对自己严格要求,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在人才我们的生活的很充实,那时解出一道题是多么得有成就感,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

新新相熙(2014-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