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川是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南沟村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又是一名知名的书法家。现在是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一级书画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承德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内外书画艺术家联谊会会员。
可我却以一个匠字要说李老,因为他的普通而又朴实。
1948年,李贵川出生在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南沟村一个农民家庭。他说自己从小就喜爱书法,初中时开始练习毛笔字,并临摹了王羲之、柳公权、苏东坡等名家的字帖。本来可以说前途无量,但由于“文革”,他和许多学生走出了课堂,也丢下了心爱的毛笔。此后的30多年里,他手中只剩下锄头、铁锹等农具。
1998年,51岁的李贵川又拿起了封存已久的毛笔,并一发而不可收。“当时周围的一些人说我,一个农民舞文弄墨能有啥名堂,还不如打会儿麻将。”李贵川没有接受别人的“建议”,不管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家里,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捡起木棍或拿起毛笔挥毫一番。
2000年,当时正在信诚钢铁水泥有限公司上班的李贵川,偶然间在公司订阅的一份杂志上,看到了一则全国书法大赛的征稿启事。李贵川试着写了几幅字投了过去。时间不长,大赛组委会给他发来了一封信函,认为接近三等奖的档次,并鼓励他以后再接再厉。那一次的小试身手,给了李贵川极大的鼓舞。从那以后,他在工作之余,就利用晚上和闲暇时间勤学苦练,仔细揣摩。甚至在劳动中休息时,他也拿着小木棍在地上不停地划拉,而一些旧报纸、烟盒纸都成了他练字的纸张。
2001年,54岁的李贵川在全国书法大赛上获得银奖,此后他又接连捧回2003年全国书法精品大赛精品奖、2004年第三届庐山杯全国书法大赛银奖、2005年第四届庐山杯全国书法大赛金奖等大小10余个奖杯和奖牌。自此,在他农民的身份后,又加了个书法家。
60多岁的他从未放弃过年复一年耕作的土地。除了农民这个身份外。身在农田心在字间“刚把秋收完,地里还有一些小活要去干。”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了,但家里的几亩地同样是他几十年来生活中的牵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