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民俗

家乡区县: 徐州市丰县

户部山古民居始建于明代,经清至民国,历建不衰,故民间传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的民谣。民居依山造势,错落有致,布局巧妙,朴实无华,既有北方之浑厚,又有南方之灵秀,特别是“鸳鸯楼”的建筑风格及“内生外熟”的构筑方法等,极具地方特色。 现馆内陈列有徐州地区生活和生产用品及历史民俗文物千余件,并设有婚俗、民间艺术、地方戏曲厅等,还有地方戏曲表演、民间工艺制作等。 走进徐州民俗博物馆,您能了解到古老徐州地区淳朴的民风习俗,风土人情,感悟岁月流逝,历史演进的浓缩景象。[1]

基本信息编辑伴云亭

此建筑为伴云亭。清代始建后经修复。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徐州,也在翟家的亭中小住,清晨起后,忽见四周云雾缭绕,兴致挥笔题写了“伴云亭”三字。现收藏于徐州民俗博物馆。

房胆

此建筑为房胆。清代始建,呈小正方形,中央是空心,四周有门窗,上面覆盖大石板。目的是为了辟邪以便逢凶化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把它作为鸡窝来使用。“鸡”取谐音“吉”字,表示吉祥如意。现收藏于徐州民俗博物馆。

龟叶池

此建筑为龟叶池。清代留存至今,鱼池呈树叶型(落叶归根之意),池中央的山石呈龟状,健康长寿之征,既有意境美,同时也具有园林设计的阴阳观。现收藏于徐州民俗博物馆。

jmhjmh(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