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地质公园
马山地质公园位于即墨市区西郊约7公里,由4个相连的山体组成,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山”。山之西南部呈柱状节理,笔直挺拔,排列紧密,形似一片密林,亦称“马山石林”。总面积7.7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33.1米。山体含有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等丰富的地质遗迹,约为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凝固而成。地质遗迹丰富、独特,有较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1993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历史
1998年,即墨市政府把开发马山列入公园建设规划,先后修建长8000米,宽5米的环山公路和入口大道、园林设施及游乐服务项目。从1998年开始 ,把城区全民义务植树资金和人力物力大部分投入马山绿化建设,对部分山林和局部植物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2003年一次完成绿化面积133万平方米(2000亩)。2002年,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地质公园,青岛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二、风景介绍
柱状节理石柱群位于山之西南部,浅粗面火山岩柱状。
硅化木俗称木化石。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直径0.1米左右,高10米,其形状、纹理与树木无异。
马山在历史上一直未宗教圣地,道教佛教云集。山前有明代光宗皇帝赐号“慧觉禅师”,刘仙姑为“白云庵”第一代住持。
马山山体植被大致可分为林木、灌丛、草甸和作物植被等四种类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