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附小:“大艺术”教育统领学校发展
“我们用‘大艺术’教育统领整个素质教育,现在来看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四川音乐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校长袁辉回头来看,十年前的决定令人欣慰。
因为学校紧邻四川音乐学院,在师资上有先天的优势。客座教师达到40多人。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的小班化教学得到真正落实。在川音附小每个年级设立一个艺术专业班,大学老师负责专业教学,小学老师则负责文化课程。袁辉说,希望培养出文化与艺术专业双翼发展的学生。
一个班带动一个年级,六个班提升全校艺术水平。学生们大力发展社团,舞蹈、小提琴、管弦乐、箜篌、牧笛……学生参与覆盖面达80%。
为了检验“大艺术”教育观的理念,袁辉还为自己定下一个任务:为六年级的班级上思想品德课。“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不断修正方式方法。”袁辉说,“我们不是要培养艺术家,而是希望点燃艺术的火苗,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在“大艺术观”的统领下,学校的生源逐年提高。1999年就到该校任教的老师王成诉说着学校的变化,“以前在教育同行面前说学校名字都含糊其辞,学生也没有自信心,现在大家都以川音附小为自豪。”
“我们不在乎奖项名次,而是希望探究符合人本性的教育,创造师生成长的乐园。”袁辉淡淡地表达着当时的初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