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龙屋

家乡区县: 梅州市丰顺县

围龙屋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他们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做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排宴席祭祀神灵。

曾慧梅(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