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大江镇是侨乡台山市的北大门,距离市区只有13公里。大江镇总面积69.8平方公里,辖21个村(居)委员,常住人口5万多人,旅居世界各地乡亲达8万多人。大江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资源充足,物产丰饶。另外也有广东省新兴县大江镇。
大江镇是侨乡台山市的北大门,距离市区只有13公里。全镇总面积69.8平方公里,辖27个村(居)委员,总人口5.3万多人,旅居世界各地乡亲达8万多人。
大江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资源充足,物产丰饶。全镇耕地面积1381公顷,旱地面积207公顷,丘陵山地2000公顷。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调整,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引进台湾、中山、顺德等地种养大户开发台湾青枣、花卉等三高农业项目。
历史沿革
大江镇明清时期属文章都。民国时期称第二区。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设大江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撤区设镇。1996年,面积59.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镇政府驻大江圩,距台城13千米,辖山前、沙冲、大巷、五星、上冲、麦巷、梅边、石桥、拱桥、棠棣、新大江、联和、河木、新大塘、里坳、岐岭、陈边、水楼、沙浦、洲江、来安、大江圩22个管理区(行政村)。2001年,撤销公益镇,并入大江镇。辖27个村(居)委会。
行政区划
大江镇位于台山市北部,距离市区只有13千米。全镇总面积69.8平方千米,总人口5.3万多人,辖27个村(居)委会: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大江圩居委会、山前村、沙冲村、大巷村、五星村、麦巷村、石桥村、河木村、里坳村、岐岭村、陈边村、水楼村、沙浦村、来安村、新大江村、新大塘村、张良边村、铁滘村、东头村等。
交通设施
大江镇水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辖区内新台高速公路贯穿本镇南北,有两个立交出入口,1个小时车程可达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位于潭江边的公益港客货运码头是国家二类港口,3-4小时航程便可到达港澳两地;通信发达,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开通了宽频网络服务;电力充足,现有1座11万伏变电站,第二座11万伏变电站正在筹建中;水利资源丰富,自来水厂日供水量3万吨;金融保险服务业发达,酒楼旅业、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
经济概况
大江镇以“工业立镇”为发展战略,凭着大江人民浓厚的商品意识、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乘改革开放之风,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勇于拼搏,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被评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百强镇。大江镇是台山市的工商业重镇,民营企业起步早,发展快,有一定规模。积极招商引资,规划好潭江、江富、江东三大工业开发区,引入多家国内外企业落户大江。大江镇工业基础十分牢固,已形成五金电器、印刷包装、家私工艺、冶金建材、化工塑料、服装皮鞋、建筑装饰等七大支柱行业。至2002年底止,大江镇有三资企业30多家,民营企业1600多家,总注册资金折合人民币6亿多元。2007大江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3.3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完成税收5884万元,比上年增长8.2%,列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外资1700万美元,内资5000多万元,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工农业产值增长10%,农村人均收入增长6%。李镇长指出,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从六方面着手,加快发展步伐。一是要加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只要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有利于大江的发展,就不怕非议,要敢为人先,大胆创新。 二是要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一方面要抓好硬件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工业区;另一方面要抓好软件建设,提高群众的亲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三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提速,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增进政府与企业的鱼水关系。四是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扶持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把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工业化发展。五是要加快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六是要打好“侨牌”,将侨乡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增创侨乡投资发展的新优势。
工业发展
大江镇是台山市一个中心镇,工商业发达,经济发展较快。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充分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潭江、江富、江东三个工业开发区,引入了金桥铝型材厂、威利马工业制品有限公司、华夏电器、翔隆纸业等一批著名企业。全镇现有“三资”企业36家,民营企业1000多家,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企业25家,形成了铝材制品、家私工艺、服装皮鞋、五金电器、印刷包装、化工塑料等六大支柱行业,并有20多家企业获得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涌现了KAP牌铝型材、平安牌保险柜、蟠龙牌镇流器等名牌产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