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老妈兔头

家乡区县: 龙泉驿区

   成都“双流老妈兔头”,起源于二十年前的一位慈祥的妈妈,在双流县城开的麻辣烫小店………
妈妈的儿子从小爱吃兔头,那时候成都吃兔头的店少,妈妈心疼儿子,便在麻辣烫的锅里煮给儿子吃。倾注着母爱的兔头不仅让儿子解馋了,更上瘾了。儿子天天在店里大快朵颐吃兔头的模样,仿佛一块招牌,也吸引了登门的客人。一传十、十传百,麻辣鲜香的兔头吸引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聪明的儿子建议妈妈将小店扩大,专卖兔头。因为大家都亲切而尊敬的称她老妈,店名干脆就叫:“双流老妈兔头”。
从此人人迷上了啃兔头,很快成都城里就有打着各种旗号的仿冒的“老妈兔头”。但二十年来真正的老食客都知道,只有双流县的“双流老妈兔头”才是唯一正宗。因为老妈的秘方、特别是母爱的味道——无法复制!二十年岁月沧桑,老妈一直寻找品相整齐、肉质细嫩的兔头,味道纯正、回味醇香的麻辣调料。

  天府之国成都,历来以“美食发源地”著称,双流老妈兔头在成都经过二十年的稳步发展,已经成为成都乃至全国餐饮界最火爆的知名特色美食。以精选的原料,独特的配方,再以陈年卤汤数小时细火慢炖出来的兔头,麻辣鲜香,肉质细腻,配上独特地道的特色冒菜,嘴辣心不辣的回味,让众多美食饕餮者赞不绝口、趋之若鹜
成都朱厨师美食技术培训中心,传承老妈兔头的技术,致力于老妈兔头的推广和普及,现做技术培训,欢迎咨询。
兔头是成都人消暑下啤酒的必点食品之一,夏天满街的“冷啖杯”食肆没有一家不卖兔头的。冬天则有热腾腾现从锅里捞出来的“啤酒兔头”。最著名的兔头发源于成都市旁边的双流,那里的“双流老妈兔头”已成一绝。
   对于没吃过兔头的人来说,光想想抱着一颗兔脑壳大啃的情景就已经够吓人的了,而且兔子头也没什么肉头。但会吃的人说起啃兔头,那是一边咽口水一边说,恨不得马上来几个解馋。成都人啃兔头可比上海人吃大闸蟹,不会吃的人觉得又费事又不顶饿,会吃的人吃的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成都的兔头是在加了桂皮、小茴香、干辣椒等十几味香料的锅里卤熟以后,浸泡数个小时而成的。兔头先经清水泡,再下到清水中氽,以去其腥味。浸泡多时的兔头已经深深的入味了,但肉仍旧很嫩。直接捞起来再简单加工的便是五香兔头了,麻辣兔头需要再加入香辣调料拌匀以后静置,让辣味渗入进去。
   吃兔头很有讲究,高手能把骨头变成干净的一个小堆。不会吃的一般也就把脸颊肉吃了后就停手了。和吃螃蟹一样,没有正确的手法是吃不到肉的,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吃兔头的程序:首先握住牙齿将上下颌骨掰开成两半。这时可以把脸颊的肉啃了,将舌头吃掉,下颌骨部分基本完成。第二步是将上颌骨部分的后半部(后脑勺)掰下来,吃里面嫩滑的脑花(兔脑),翻过来把天堂(上颚)吃掉,最后是吃眼珠以及眼圈肉。眼眶旁还有一些瘦肉。不喜欢吃眼珠的丢掉也罢。听起来是否有点暴力血腥?就像很多人爱吃鸭头鱼头一样,其目的不在吃肉,而在细细挖掘的过程。成都人吃兔头一般每人最少五香麻辣的各来一个,胃口大的那就没有数了。做的好的兔头完全入味,脸颊肉细嫩饱满,天堂韧性好有嚼头,眼眶肉软而滑溜,眼珠本人觉得有点吓人,所以还未曾知道是何滋味。冬季的“啤酒兔头”是在类似火锅的汤料里加入了啤酒,兔头一直在里面用小火煮着,保持了热度而肉不会老。吃时捞起来拌入熟油辣椒、芝麻、花椒、芹菜等调料搅匀,十分美味。
   由于啃兔头时会和兔头的唇齿有接触,所以该食品由此产生了另外一个意义——亲吻。若夜晚在成都河边散步时看到有情侣在黑暗处相拥,你的成都朋友告诉你他们在“啃兔脑壳”时,就不会误解成他们打包了兔头在公园里大啖了。兔头香辣而不燥,咸鲜而不腥,深受成都男女老少的喜爱,不难见到小朋友在父母的帮助下一边吃兔头一边辣的眼眶里含满热泪的。

  兔头分麻辣、五香两种。在双流县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的历史,继双流老妈兔头(双井店)后,2013年7月,老妈将双流老妈兔头(亚运村店)再次开在北城。然而老妈一直在寻找品相整齐、肉质细腻、品质上乘的材料,上好的兔头在老妈秘制调料的熬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烹煮,酱香浓郁,肉酥而不烂,变成了吃起来欲罢不能、麻辣鲜香、回味悠长绝佳美味了,因为北京的水质偏硬,餐厅的所有兔头都是用纯净水加工而成,因此,味道更加正宗。

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c0=baike80,5,5,80,26/sign=acc469568294a4c21e2eef796f9d70b0/4e4a20a4462309f7ea1e254b770e0cf3d7cad672.jpg    

Ms.degndeng(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